“20多年来,他奔波在车祸、火灾、落水等各类事故现场,向处于危难之中的伤者伸出援助之手,他把做好事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为了七年前的一个承诺,她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照顾失智孤儿的责任。”3月27日上午,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一楼报告厅座无虚席,2024年海门区“好人就在身边”道德典型事迹巡回宣讲启动,首场宣讲中一个个好人故事感动着现场所有人。
孟凡挺是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烧结厂设备厂长,他长期扎根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保持火热的“匠心”。2014年梅雨季的一个深夜,一台皮带机发生堵料故障,100多吨的矿粉犹如一座小山堵在那,由此触发了一次创新的降本增效。在承接矿粉的料斗处开一个合适的孔,配置相应的电器元件和装置,一旦发生堵料,堆积的矿粉可以自动向外排倒。这个皮带机堵料保护装置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1名操作工由原来看管1~2条运输带增至看管10条,工作效率提升5倍以上,每年为公司节省劳动力130多人,节省费用近1500万元。
理发一律只收3元钱。沈建平经营着一家“爱心理发店”,20年的收费一直没有变,他说:“只要自己做得动,就会把小店一直开下去,3元的收费也一直不会变。”
家住常乐的小雨婷多动、自闭、认知低下,康教上门团队为小雨婷制订了专门的康复认知训练方案。历经几个春秋,从几幅简单的拼图,到创编生动的童话故事,小雨婷收获着惊人的进步,从不开口讲话到清晰有力地说“好”,让家人看到了 “巨大”的希望!八年多来,“康教上门”服务团队38位巡回指导老师、35位资源老师、8位残联康复师、300多名志愿者,累计送教4200人次,行程62万公里,为143名残疾孩子带去了希望。
近年来,海门积极践行“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以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海门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静介绍,海门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最美海门人”评议机制,推动形成“最美海门人”持续涌现的“蒲公英效应”。先后为王新、杨立娟、吴智勇等道德典型建立“好人工作室”;举办年度“最美海门人”颁奖典礼,每季度选树发布“季度最美海门人”。常态化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在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生活困难道德典型,树立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先后表彰年度“最美海门人”160人,其中获评“江苏好人”40人、“中国好人”19人,为海门加快打造“一示范四城市”提供了丰润的道德滋养和精神动力。
海门是一座爱心之城、慈善之城、文明之城。在这座城里,涌动着奋斗的浪潮,闪亮着温暖的身影,一个个凡人善举书写着高尚的道德诗篇,构成海门最美的风景。“好人就在身边”道德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启动后,海门将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开展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网络等,通过每两个月一场的宣讲,弘扬模范精神,让“好人元素”越聚越多,让“好人品牌”越叫越响,让“好人力量”越来越强。 严君臣 俞苏华 俞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