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南京江北新区长芦街道六甲社区的居民,在整体拆迁离开故里后,每年清明回乡祭祖时必然会来到“太平亭”——杨太平烈士纪念碑亭,一代一代人缅怀抗洪英雄、感恩人民子弟兵,40年没间断过——这是全国各地尊崇英烈的缩影。
20年来,我寻访过长征路线、长江长城、抗战故地、渡江战地、边关征程等,每到一地都要到烈士陵园或烈士墓址或红色地标接受人生洗礼,我感受到“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英雄诗章,感受到各地群众尊崇英烈的深情。许多烈士陵园成为红色景区和热门打卡点,无数军地单位、学校等将教育基地挂到烈士陵园,成为开学第一课、入伍第一课、军校第一课、入职第一课的课堂。
祭祖先敬烈士,是民族的灵魂所在。没有革命前辈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他人的奉献和牺牲就没有我们的和平与安宁,没有对万千英烈的尊崇就没有我们的未来和希望。
清明祭英烈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常态纪念活动,人们在祭祖的同时,到烈士陵园、烈士墓址为烈士扫墓,不失为一次心灵和人生的洗礼教育。
当然,除了祭扫烈士墓、参观纪念馆外,媒体宣传展播、演讲、召开座谈会、请老英雄讲故事、进行书信对话等活动,也能增强学生和社会对前辈及英烈的敬重感。人生的这堂课不能缺、不该缺,愿更多的人们走近烈士墓感受心灵的震撼,接受洗礼教育,走好未来人生。
南京 练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