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教育·人才

一场“美育浸润行动”的集结号

后宅中心小学举办学生艺术作品展和美育浸润研讨会

向美而行,共赴盛宴。3月29日,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承办鸿山实验教育集团“美育浸润行动”启动仪式暨“美美与共 生生不已”学生艺术作品展评活动,同时举办美育浸润研讨会。无锡市侨办、新吴区侨联、新吴区教育局等嘉宾参加开幕式。

鸿山实验教育集团聘请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周正强、西班牙马德里华夏文化学院院长李静、新吴区音乐家协会主席王备等为学校美育工作指导员,新吴区教育局副局长邹萍、集团总校长邹学军等现场颁发聘书。

后宅中心小学这场名为“美美与共 生生不已”的学生艺术作品展评,有1058名学生参与创作,上交各类作品达2045件,学校评选出部分优秀作品,共分“科技向未来”(科技艺术灵感)、“美轮美奂”(油纸伞风筝等创意手绘)、“紫薇纸语”(纸艺作品)、“玉兰诗苑”(儿童诗歌)、“‘枫’情万种”(创意创想作品)等12个展区陈展。参观的嘉宾们对孩子们展现的艺术表现力、布置的创造性表示称赞。“校园美、生活美、孩子们创造的艺术美,交相辉映,美美与共”,一位参观嘉宾如是说。

在美育浸润研讨会上,周正强对美育八大行动进行了详细阐述,肯定了该校美育活动的成效。作为分享嘉宾,硕放实验小学副校长杨诺、泰伯实验小学校长毛蓉,分别分享了各自学校的“力美文化”主张、“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美育历程。鸿山实验小学校长邹学军交流了学校数字技术赋能艺术教育课堂、拓宽艺术教育资源、促进美育课程开发的经验。

“美育浸润,难点是什么是真正的‘美’,如何有效地‘育’”,后宅中心小学校长周永强在分享学校美育经验时认为,美育相比体育、智育、劳育更难的一点是“教”很难马上见效,和德育更相通,所以对“浸润性”的要求更高;“美育实践活动普及行动”和“校园美育文化营造行动”两者是可以融通的,可以把实践活动和文化营造结合起来。

在美育行动方面,后宅中心小学每年上半年举办美术类展览,下半年举办音乐类展演,都是全员性的。两次活动学校都是只发一个报名表,甚至项目都是开放的,鼓励学生自由报名、自由选择、自由创作。这些,概括起来就是美育“三自一全两结合”。

据了解,该校“美育浸润”是普及化的,参赛率50%以上,其他学生参与到布置、评选、讲解、体验中来,这同样是一种“美育行动”。

“校园环境既是浸润美育元素,又是开放性学习空间,还是多元性实践资源”,周永强表示,学校还尽可能把实践活动结合到校外基地、自然田野、社区家庭中去,办没有围墙的美育。 过美红 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