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关注

没约上门票,也要托志愿者献束花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不少游客到访南京的第一站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外手持菊花的游客

清明,是追忆先人、踏青游玩的时节。4月4日,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现代快报记者探访看到,中山陵景区、莫愁湖公园等景区春色如许,迎来踏青人潮。同时,也有不少市民游客选择在这一天自发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有的游客即便没约上门票,也要到这里来,请志愿者代为献上一束花,令人动容。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然 徐梦云 裴诗语 文/摄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门票已约满,没约上的游客请志愿者代为献花

硝烟远去,国殇难忘。当天上午10点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参观入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不少前来参观的观众都自发带了一束菊花,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来自湖南的小林带着女儿前来参观,她告诉记者,自己提前一个星期就预约了票,想在清明节的时候来此参观,缅怀当年不幸遇难的同胞,也希望女儿能对这段历史有更深的了解。小刘和朋友从山东过来,他们也早早就预约了门票,小刘说:“之前就了解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这次我们把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放在了游玩的第一站,希望能更多地了解南京。”

还有不少游客因为没有预约到票,隔着栅栏拍摄雕塑广场的雕塑,留作纪念。当天上午11点,现代快报记者查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预约情况发现,南京大屠杀史展区、“三个必胜”专题展区、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清明小长假期间均已约满。

在入口处,也有不少身穿紫色马甲的志愿者在引导观众,其中一位志愿者手捧一束白色百合花站在路边。

他是南京审计大学大二学生李凯录,这是他第一次来纪念馆做志愿者。“就在几分钟前,一位女生带着这束花过来参观,但是她没有预约到门票,就把这束花交给我了,希望我能替她把花带进去,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李凯录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女生把花交给他之后就往前面走了,没有来得及问她姓名。“我很感慨,也谢谢这位有心的观众,打算等会把花带进去,放在和平广场。”

中山陵景区

游人如织,坐观光车得排队

当天上午9点半,现代快报记者从苜蓿园地铁站出站,前往钟山风景区观光车站点,此时游客已排起长队。虽然队伍很长,但整体上车速度很快,记者排了十分钟不到便顺利上车。

“梧桐大道也太美了!”一路上,同车游客发出声声赞叹,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生机盎然的绿色森林让人感受到南京春日的魅力。观光车的底站便是中山陵景区,当天上午10点,门口已排起长队,但多个闸机口全部开启,进园速度很快。记者查询中山陵景区预约情况发现,每天的门票分为四个时间段,游客可以选择相应的时间入园,4月5日门票已约满,4月4日和4月6日的部分时间段尚有少量余票。不过没有约到门票的游客也不要着急,还有机会。景区会在入园当日提前1天下午4点投放部分门票,当天也会根据每个时段的检录情况,在后面的预约时间段适时投放退改名额,可实时关注。

进入景区内,游客熙熙攘攘。博爱牌坊前,会集了不少游客合影留念,跑华东线的导游小张正举着导游旗,在这里歇脚。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一次她带了一个28人的云南团到南京来,中山陵是他们南京之行的第一站,当天还将去夫子庙、雨花台风景区,“最近的团特别多,在华东线里,南京是必来的一站,一般都会停留一到两天,游客们都很喜欢南京的风景、文化和美食。”据了解,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南京入境旅游市场也显著升温。节前,中山陵园票务中心提档升级了景区票务服务设备,在景区官微、人工窗口、自助预约机等线上、线下平台增设“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证件服务选项。持证游客预约、购票成功后,使用电子票二维码或该证,均可检录入园。

莫愁湖公园

穿汉服赏花,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也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节日当天,不少市民游客来到莫愁湖公园,感受春日的温暖与生机。

公园内,垂丝、西府海棠已进入花期的尾声。春风拂过,花瓣洒落于桥边,留下无尽的诗意。莫愁水苑内,飘落的海棠花就像雨丝一样,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合影。

湖北、紫花海棠次第盛开,空气中弥漫着紫色的芬芳。与其他海棠的安静淡雅不同,紫花海棠以鲜明的紫红色调,迸发出勃勃生机与热情。那一抹鲜艳的色彩,赋予白墙灰瓦灵动的气息。

胜棋楼前,郁金香正在怒放,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灵动。许多游客俯下身,记录花朵最美的身影。

飘摇的衣袂、翩飞的裙裾……公园内随处可见穿着汉服的游客,置身于层层叠叠的花树下。随手一拍,就是金陵春日的“限定明信片”。

水上赏花也是莫愁湖特有的春日打开方式。湖面上,各色船只往来。游客在赏花之余,感受着春日湖面的宁静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