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特别报道

90后、95后在殡葬一线绽放青春力量

他们为这一传统职业注入了新活力

省赛笔试现场

近日,在江苏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江苏选拔赛殡葬赛项上,南京市殡葬管理处选送的5名选手斩获佳绩,其中不乏90后、95后的身影,他们不仅是殡葬行业的新鲜血液,更为这一传统职业注入了新活力。

通讯员 马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项凤华 徐苏宁

90后、95后加入,为职业“代言”“正名”

“初出茅庐”的90后慎立群获得了公墓管理员赛项一等奖第一名。公墓管理员就是守墓吗?比赛的考题告诉我们,并不是这样。“人们对殡葬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强调个性化,从业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准。”慎立群透露,比赛分理论知识和实操面试两个部分。理论部分要求根据逝者不同的身份,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安葬方案,比如是选择海葬、草坪葬还是壁葬,应该推荐什么样的墓型与墓碑,落葬仪式应该如何设计,还要撰写主持词等等。实操面试环节则细分为洽谈、安葬和祭奠三个关键部分,主要检验考生对墓碑设计、葬俗文化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是对其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量。“每个环节都要精心打磨,以确保每位逝者都能得到尊重与妥善安置。”慎立群说。作为南京工业大学医药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她选择加入殡葬行业,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逝者送上最后的温暖。她说:“殡葬工作虽然特殊,但每一份职业都值得尊重。我会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这个行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希望。”

同样令人瞩目的还有95后选手郑周。他辞掉了原来在银行的工作来做一名火化师。“这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对他而言,加入殡葬行业的意义是给生者以慰藉,予逝者以尊重。“火化工作不是想象中按几个按钮那么简单,这也是一门技术活。每日开工前,我都会对火化炉等设备进行检查,保证遗体火化工作能够顺利运转。”郑周说。在遗体火化师项目中,郑周凭借精湛的技能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斩获一等奖第一名。

像慎立群、郑周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殡葬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为职业“代言”“正名”。“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尊重这一职业。”郑周说。

以竞促学,打造高质量殡葬专业人才队伍

这些年轻技能人才成长背后,是南京市殡葬管理处对职工教育培养的重视。比如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方法,实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定期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在培训期限上采取长短结合的方式,强调培训阶段性和延续性。始终重视营造全单位的良好行风、学风、赛风,提倡以竞促学、以比促学,打造专业人才队伍。2023年,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组织完成职业技能类培训244课时,参训人员1000余人次,实现职工教育面100%,考核合格率100%。

2023年,南京市殡葬管理处还成功举办了南京市职工职业(行业)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善学杯”殡葬职业技能竞赛,这是南京市首次申办成功的殡葬一级(一类)赛事,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窗口单位一举囊括所有奖项前三名。接下来,南京市殡葬管理处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继续深化教育培训工作,采取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培训方式,不断提升职工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以高技能、高水准更好地服务群众,实现人才培养和服务质量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