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因人气爆棚冲上热搜。
红山动物园为啥这么火?它爱护动物的理念感染了很多游客。不过,也有不少游客是冲着“丑猴子博物馆”的名头来的。有网友戏称,这里的猴子长相都很“炸裂”,到底在《山海经》第几页?
你还别说,红山动物园真有不少《山海经》里的动物原型,去一趟红山,仿佛沉浸式地读了一遍《山海经》。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然 宋经纬/文 储希豪/摄
部分图片由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提供
顶流“杜杜”像白猿吗?
在“丑猴子博物馆”,白面僧面猴“杜杜”是当之无愧的顶流。
它浑身黝黑,衬得白色大脸盘子格外醒目,有点像动画片《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
很难想象,在古代,如果有人在林中看到一只白面僧面猴缓缓转过头来望向你……那画面太美我不敢想。
但这“炸裂”的长相,偏就让人着迷。“杜杜”的卡通形象不仅印上了某品牌奶茶的杯身,还化身各种文创,让游客心甘情愿掏钱。
也是它,最早让网友发问:“它到底在《山海经》哪一页?”
网友所说的《山海经》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书中记录了很多珍禽异兽,有些神奇动物如今仍可以见到。
所以,《山海经》里到底有没有“杜杜”?文脉君查找发现,书中提到的猿猴类动物约有十种,要说和“杜杜”可能沾点边的,那就是白猿了。
《山海经·南山经》中写道:“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但书中没有详述白猿到底是全身都白,还是脸白。
《江苏文库·精华编》收录的《警世通言》中,也出现了关于白猿的记载,“僧言:‘我记得灵鹫山前峰岭,唤做灵鹫岭,这山洞里有个白猿,看我呼出为验。’”可见白猿曾在杭州出现过。
红山的“狌狌”会画画
《山海经》中有一种名叫“狌狌”的动物,“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可见这种野兽长得像猿猴,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山海经》的作者可能还吃过这种动物,说吃了它可以使人走得飞快。这你可别听古人忽悠,不能吃哦!
所以狌狌到底是什么动物?《江苏文库·精华编》收录的《剧说》中藏着答案。书中提到,《名义考》云:“今戏角有生、旦、净、丑之名,尝求其义而不得。偶思《乐记》注‘如猕猴’之说,乃知‘生’,‘狌’也,猩猩也……”
原来狌狌就是猩猩,那你在红山动物园里还真能见着。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狌狌画画!
生活在红山的红毛猩猩“小黑”和妻子“小律”是一对极具艺术细胞的夫妻。2021年,收录它俩画作的画册《我们不是野兽派》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书中鲜艳的色彩、抽象的笔触间,流露着自然的情感表达。
夫妻俩出画册,它们的儿子“毛栗子”在去年出了本诗集——《阿猩》。书中的1000首诗都是由“毛栗子”的叫声“翻译”而来。这一家子实在是太文艺了。
“丑猴子博物馆”将神兽照进现实
既然都叫“丑猴子博物馆”了,那《山海经》中的猿猴形象总能在这里“照进现实”吧。
比如这种叫“朱厌”的猴子,“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见则大兵。”
白首赤足,要不你看看赤掌柽柳猴?
赤掌柽柳猴是一种自带橘红色“小手套”和“小袜子”的狨猴,黑中带白的脸庞,大大的耳朵,犹如精灵一般。
《山海经》中还有一种叫“举父”的猴子,“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
手臂上有花纹,尾巴和豹子的尾巴相似,擅长跳跃,这不得看看冈瓦纳展区的普通狨?
普通狨很小一只,体重一般不会超过一斤。它有精致的小V脸、大双眼皮,眼睛就像戴了咖色美瞳一样水汪汪的,耳边有一簇白色长发,像戴了毛茸茸的白色耳罩。
普通狨的身体是斑驳的灰棕色,背部有灰色、橘黄色或黑色细条纹。尾巴为灰色,有环状的白圈,和《山海经》中关于“举父”的描述相似。
上古犰狳,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和“丑猴子”做邻居的犰狳,你也可以关注一下。
几千年过去了,这犰狳还真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山海经》中记载:“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
现在我们看到的犰狳是南美洲和中美洲特有的珍稀动物,无论是外形还是习性,都与《山海经》中的犰狳相当契合。
犰狳又称“铠鼠”,因为它的体态和形状仿佛是只身披铠甲的“大老鼠”。犰狳身上的铠甲由许多小骨片组成,每个骨片上长着一层角质物质,异常坚硬。遇到危险,若来不及逃走或钻入洞中,犰狳便会将全身蜷缩成球状,将自己保护起来。
顶一头绿藻醒了,没见过这么呆萌的“鼍”
《山海经》中有一种动物叫“鼍”(tuó),“又东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黾,多产鼍。”
不知道鼍是什么动物,可以看看《江苏文库·文献编》收录的《毛诗名物图说》,在这本书中,清人为《诗经》中的神奇动植物配上了“证件照”,其中就有鼍。
你看这身姿、这模样,妥妥就是扬子鳄。
红山动物园的扬子鳄生活在“野性十足”的本土区,不过在冬天你可能见不着它们,因为扬子鳄要冬眠4个月左右的时间。
去年3月,红山动物园一只扬子鳄醒了也引发网友热议,因为这只扬子鳄是顶着一头绿藻醒来的,它呆萌的样子引得网友调侃:“是睡得长绿毛了吗?”
“食铁兽”跳舞你看过没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曾在一档节目中,带着点小傲娇地说:“红山没有动物表演,却架不住它们天然的表现欲。”
确实,在动物们释放天性、放飞自我的红山,一不小心,你还能看到“食铁兽”跳舞。
“食铁兽”的说法源自《山海经》的记载:“山有九折坂,出狛,狛似熊而黑白驳,亦食铜铁也。”
就是说,四川邛崃山有个地方叫九折坂,这里有一种动物长得像熊,身体呈黑白色,能吃铜铁。这里的“食铁兽”,其实就是大熊猫。
大熊猫也确实有舔食铜铁的习惯,不过是为了补充盐分,而不是真的吃铁。
这种食铜啃铁的猛兽,却在红山因为花式“蹭屁股”出圈。红山动物园共有3只大熊猫:“和和”“平平”和“九九”。去年被游客拍下意外出圈成为顶流的,是“九九”。
“九九”是一个爱玩爱爬树的小姑娘,聪明又灵活。它喜欢左手抓竹子吃,还喜欢撅起屁股在树枝上猛蹭。其实它是在蹭痒。
其他熊猫喜欢蹭背,只有“九九”不走寻常路,喜欢蹭屁股,这独树一帜的风格俘获了游客的心。
说了这么多,文脉君又想去红山逛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