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南京眼

新济洲供水主体工程越江廊道贯通

将成为南京应急备用水源地

南京新济洲 图片来源:江宁发布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江融萱 记者 赵丹丹)4月11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江宁区获悉,4月,新济洲供水主体工程越江廊道完成贯通。未来,南京新济洲供水工程将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以新济洲凤凰湖为应急水源地,总蓄水量达到220万立方米,日应急供水量达到61万立方米,能够满足江宁区、溧水区、句容等南部地区人口3天的应急供水量。

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是南京市一级生态保护区,也是南京市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内蓄水量充足,水质优于二类水,为满足江宁区的快速发展以及日益增长的需水量,江宁区利用新济洲凤凰湖及其联通水系建设应急备用水源供水工程,通过建设过江供水管线廊道、水域清淤疏浚、水源地生态恢复与防护等工程,以保障供水安全。

供水工程利用新济洲现有湿地内水系进行清淤、疏浚、扩容,并在长江之下建设1945米长的跨江隧道供水管廊,与长江水系通过进出水泵进行水体交换,有效增强了湿地水体的流动和自净能力,更好维护湿地生态环境。

由于泵房等施工区位于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为生态敏感地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一直放在重要地位,尽可能减少对周围植被、水源、动物的影响,确保新济洲湿地的生态环境稳定。并在施工同步编制和实施新济洲供水工程水源保护规划项目,在施工后尽快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保证水质自然净化。保护工程共恢复岸线面积27.6公顷,其中包括水上岸线恢复面积约13公顷、水下岸线恢复面积约14.6公顷。生态恢复过程中以保护水源地、湿地生态修复为目标,结合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现状,并与公园现有岸线进行整体考虑。

施工过程中,建设施工单位积极投身新济洲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多次在新济洲码头、凤凰湖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同时与湿地公园协作开展防汛防火等安全工作,为恢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目前,供水工程建设与生态恢复工程即将完成,新济洲生态环境日趋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