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7版:城事

你见过用蚕丝做的螺丝钉吗

世界首创“蚕丝蛋白骨钉”正进行临床试验

近日,在位于海安的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储呈平从陈列柜中,轻轻拿出一枚长约4厘米的螺丝钉。特别之处是,这枚螺丝钉的原材料不是钢铁,而是蚕丝,学名叫“生物型接骨空心螺钉”。储呈平称它为“蚕丝蛋白骨钉”,这种钉能被人体自然吸收,骨折患者用上后无需二次手术。

这项成果由鑫缘集团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完全自主研发,为世界首创,具有可降解、生物相容性佳、高力学性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骨科、整形等多种生物医疗场景。2023年12月25日,产品在西安进入大规模注册临床试验。

海安是著名的“中国茧丝绸之乡”,鑫缘集团作为一家茧丝绸全产业链的集团公司,多年来,在扩大优化产业布局的同时,加大科研投入,积极研发新产品,开创新业态,发展新产业,把全链条“榨干榨净”,在纤细的蚕丝上挖掘出各种可能。

2023年,集团经济型可复制智能化工厂化饲料养蚕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据介绍,传统养蚕,一年养四五批。这种工厂化养殖模式,可将全年饲养批次提高至八批以上。“在中试车间饲养的基础上,公司将新建2万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计划投入3.5亿元,全年饲养量达4.5万张。”储呈平说,蚕丝蛋白骨钉成功研发,将来会需要大量的原料。

走进集团10万级净化车间,一批批不同生长阶段的蚕被机械臂置于饲养盘中,盘底铺有泥巴状软绵绵的专用饲料,整个恒温恒湿无菌的“大宅子”里,机器人替代了“蚕娘”,饲养流程都通过总控制台自动运行,自动喂料、上蔟、采茧设备协同作业。储呈平表示,蚕丝蛋白骨钉是要植入人体的,原料安全十分重要,不能有半点差池。

化茧成钢,点丝成金。蚕丝蛋白骨钉开启了我国第三代高性能生物医用材料(蚕丝蛋白)的新篇章,有望打破我国医疗器械原材料及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可降解骨固定材料市场长期被国外公司占据的局面。

从培育蚕卵到结茧抽丝,再到提取蚕丝蛋白制成骨钉,鑫缘以科技之力掌握了蚕茧原料话语权,把春蚕吐丝延伸拓展到生物医疗、大健康领域,加速推动产业向“新”而行。

花宇 蔡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