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黄戈
民族文化的接续与弘扬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的努力,首要之物在于对民族历史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观照,而历史文物所承载的内容与情感也需要艺术的展现与表达。此次画展的一个亮点就在于嵇亚林先生以国画的形式语言创作了一系列经典的文博主题作品,既开拓了中国画的题材,又体现出个人风格,为家乡的观众带来富有内涵、别有风味的观展体验。
我曾经专门撰文推介嵇亚林先生的工笔花鸟画,无论从笔墨设色的游刃有余,还是经营位置的独具匠心,相信观者对于他的传统功力和技巧表达应该有明晰的判断,无需我的赘言。更难能可贵的是嵇亚林先生近年来在文博主题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为中国画承应时代变化所作的思考和努力。作为一位资深的文博人,嵇亚林先生在岗位上一直以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特别是任职南京博物院期间的那份使命感和责任感,都让嵇亚林先生的作品由内向外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古朴、厚重、醇和的气息,或许正如傅抱石先生所言的“画笔之大,在于史味”。长期文博工作的经历,成就了嵇亚林先生宏阔的视野和渊博的识见,为他今日文博主题的中国画创作带来无限的灵感及深厚的底蕴。同时,我也钦佩嵇亚林先生旺盛的创作精力和执着的艺术追求,因为长期坚持艺术创作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而从这批新作中,也让我看到了文化修养与学识积累对中国画的重要作用,所谓“画外功夫”正是今天我们很多年轻画家所缺失的功课和亟待填充的短板。
此次展出的作品不多,却是画家近期的精品。它们的整体风貌不同于海派的浓艳鲜丽、时尚新奇,却有着金陵派特有的温文尔雅和含蓄内敛。这似乎又应验出传统中国画“画如其人”“人品即画品”的古训。嵇亚林先生长期在文化部门工作,处事公允正派,待人平易真诚,生活恬淡洒脱,工作又严于律己,真有君子之风,在业内口碑极佳。为人处世的传统美德在嵇亚林先生身上体现得自然而然,毫无造作矫饰之感。把这些美德品性悄然传递于画中,却能让观者真实感受到“画者,文之极也”的深刻内涵。或许我们不能仅仅只是“欣赏”嵇亚林作品的表象,其画外体现出来的“文韵”,画内包蕴着的“品格”才是我们真正应当关注的焦点。
主办方精心策划这样一个有关文博主题的画展是很有眼光和见地的。这不仅是对嵇亚林先生个人艺术成就的认可与肯定,也是对文博人艺术才情的鼓励和宣扬,更是体现出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文化艺术交流具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或许文博的历史厚重与艺术的视觉冲击能够从嵇亚林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一种真正深入的交织、交融,渐变为一种出古似新、历久弥新的新画题、新形式。相信关注此次画展的朋友们,无论你是亲临画展深入品鉴,还是打开手机慢慢观赏,大家都能在嵇亚林先生的作品中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情怀,静静聆听画面带给你的中国故事。
(文章作者黄戈系傅抱石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艺术学博士后)
妙笔丹青凝墨香,诗情画意展风采。4月11日,古镇西溪,仙气盈门,嘉宾云集,共襄“古韵流芳——嵇亚林作品展”开幕式。文化艺术界、教育界等社会各界嘉宾欢聚一堂,共享艺术盛宴。
东台籍画家嵇亚林用乡情融入丹青,用画笔浸润古镇西溪。开幕式现场,嵇亚林先生感慨地说:“这次回到故里办个人画展,非常感谢家乡给我服务家乡、服务游客、服务人民的机会。”
嵇亚林先生擅工笔花鸟画,从宋院体到元明清以及现当代花鸟画中汲取营养。他的画内容丰富生动,风格清新淡雅,具有一种安宁、恬静、纯朴的意境之美。中国画一般表现人物、山水、花鸟,而他把文物元素用到画中来,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他希望可以让很少能走出馆外的珍贵文物“活”起来。
海春轩塔巍峨耸立,晏溪书院百花齐放。开幕仪式后,各位艺术家与领导嘉宾,来到晏溪书院进行学术分享。嵇亚林先生作题为《从文物之美谈中国传统丹青》的学术讲座。他从“文物与博物馆”“文物与中国美术”“文物与美术的关系”“文物中国画的实践与感悟”四个方面阐述文物与中国书画的渊源关系,讲述了自己创作的背景、心路历程及体会,向大家介绍讲解了多幅画作。
东台西溪,悠久的历史与文脉传承,三相文化、海盐文化、孝贤文化……无不彰显着古镇璀璨的人文风情。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这场“古韵流芳”的艺术文化盛宴期盼与观众相遇。
据悉,本次展览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江苏省中国画学会、江苏当代书画院主办,江苏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三相阁美术馆承办。展期三个月,从4月11日持续展至7月11日。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卞唯伟
嵇亚林
江苏东台人。研究馆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群文学会书画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当代书画院副院长。曾任江苏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等职。
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级展览并获奖,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现代美术馆、金陵美术馆、南京六朝博物馆等场馆展出,并在南京、上海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数次赴法国、荷兰、英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展出,且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2017年荣获全国第二届艺术品市场价值建设奖: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奖。
出版有《文化行迹》《嵇亚林文集》《嵇亚林水墨画集》《闲墨澄怀》《我站在画布面前:苏天赐的艺术世界》《花开见佛:陈之佛的艺术世界》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