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热搜

六旬老伯与人起争执后胸痛 竟是气出了心梗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燕 记者 花宇)近日,68岁的南通市民陈老伯(化姓)在与人发生争执后,突感胸前疼痛,且有憋闷感,持续不能缓解,家人紧急将他送往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陈老伯这是心肌梗死,情况十分危急。经抢救,陈老伯转危为安。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入院时陈老伯的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先兆,检查结果提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十分凶险。该院心内科团队立即为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时开通闭塞血管,挽救了心肌。陈老伯的胸痛症状立刻缓解,化险为夷。

生气为什么会诱发心梗?“激动的情绪是一种潜在的心肌梗死触发因素,可使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增加2~3倍。”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顾宇重介绍,陈老伯本身血脂偏高,容易导致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的斑块,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寒冷等情况下,血流冲击斑块,可能引发破裂,导致动脉血管堵塞,血流不畅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发生心肌梗死。建议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人群遵医嘱积极有效地控制基础疾病,同时要注意保持平和心态,养成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连日来乍暖还寒,心梗进入高发季。84岁的南通市民周奶奶(化姓)近日突发恶心、呕吐,以为只是胃不舒服,没想到症状持续得不到缓解,家人赶紧将老人送至南通六院。急诊科接诊后发现老人心率、血压偏低,怀疑是心肌梗死,检查发现老人心肌酶升高、血压下降,心率仅36次/分,心电图提示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内科团队立即为患者开通闭塞血管并植入支架,术后老人症状缓解,心率恢复正常,转危为安。

医生提醒广大市民,急性心梗发作前通常都会有些前期先兆,一般常见的症状有心前区疼痛、大汗、心慌、憋闷等症状,但也有部分临床症状不典型,例如咽喉痛、牙痛、肩痛、胃痛等,也可能是心脏疾病发出的预警信号。一旦发生不明原因的长时间腹痛、肩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诊,除了怀疑相关部位的常见疾病,也要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心脏方面的问题。

“急性心梗救治的原则是分秒必争。”顾宇重表示,这两名老人能够化险为夷离不开家属的及时送医与医护人员的快速响应。急性心梗患者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的时间若能控制在120分钟内,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当患者出现胸痛,或者怀疑心梗,应立即拨打120,将患者就近送至拥有胸痛中心的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