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南京眼

进一步扩大奖励范围,《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专项奖励办法》正式施行

见义勇为人员子女可享中考优录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4月16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南京市公安局和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介绍了见义勇为工作相关情况,并解读《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专项奖励办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对于实施见义勇为行为并发挥一定积极作用,但其行为达不到确认见义勇为人员标准的,根据事件情节及行为贡献大小酌情给予一定的奖励。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季雨

2023年以来共发放慰问金438万元

现代快报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以来,南京市共确认奖励见义勇为人员1523人,创历史新高。为了最大程度、最快速度发现身边的平民英雄,南京市依托社区网格、借力媒体平台,不断健全见义勇为信息收集、上报机制,确保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即发现、发现即确认、确认即奖励、奖励即宣传,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典型事迹坚持上门送奖,让每一名见义勇为英雄都能及时得到褒奖和传颂。

与此同时,南京市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周宁表示,2023年,南京市5名见义勇为人员获江苏省见义勇为荣誉称号;80名见义勇为人员被授予“南京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其中,成功救助2名煤气中毒群众的江宁医院医生高贵昆,以及两次冲进火海解救被困老人、全身烧伤40%的张小顺等英雄事迹,得到了市民、网友的高度赞扬。

2023年以来,南京市不断完善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共为14人解决就业难题,13名见义勇为人员子女申报中考加分,269人办理乘车优待卡,172人办理游园优待证,组织开展见义勇为人员疗休养活动。为每一位见义勇为人员送温暖、送祝福。2023年以来,共慰问4880人,发放慰问金438万元,规模创历年之最。

专项奖励办法进一步扩大奖励范围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过,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在工作中发现,有的群众实施了见义勇为行为并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其行为达不到确认见义勇为人员的标准。《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专项奖励办法》于4月15日起正式施行,进一步扩大了见义勇为奖励范围,鼓励“帮一把”“扶一扶”的凡人善举,

《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专项奖励办法》中明确了奖励的适用范围。即本市行政区域内广大人民群众在法定职责或法定义务以外,积极提供违法犯罪案件线索,协助预防或者及时制止违法犯罪,帮助化解事端,参与消除安全隐患等方面发扬见义勇为精神、传播正能量,为推进平安南京建设积极发挥作用,但不够确认为见义勇为人员。日后,为国家、集体和他人挽回经济损失,避免安全隐患,勇敢保护他人安全;在突发公共事件、车祸抢救、救治伤者中积极参与发挥作用;为维护社会治安有其他突出表现的,在社会上弘扬社会正义、传播正能量,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都在见义勇为专项奖励的范围内。

发布会上,还明确了南京见义勇为人员优抚政策。具体体现为获得“见义勇为模范”称号的人员享受市级表彰奖励者待遇;受到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见义勇为人员或其子女,享受本市中考招生录取优待;获得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人员在本市区域内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游览政府管理的公园、景区;因见义勇为负伤的人员享受就医绿色通道;因见义勇为负伤人员,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因见义勇为致残不能适应原工作岗位的人员,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适当调整,不得无故辞退、解聘。

在发布会上,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刘胜利还宣布,“听语+: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善为线索征集”活动正式上线,市民、网友们可以登录“听语+”平台,在线填报相关线索,相关部门将第一时间开展核查。公安部门收到申请后,将组织开展调查、核实工作,对于符合奖励条件的,进行一事一议,一事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