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从尤艳 记者 顾潇)寻访8年多,行程5万多公里,“中国好人”杨文华曾带27位烈士“回家”,并建起全镇首家村史馆。4月15日,身患癌症的杨文华到了生命的尽头,家人按照他的生前遗愿,通过市红十字会向扬州大学医学院捐献了遗体。杨文华用坚持和大爱,在村民心中树起一座丰碑。
1946年出生的杨文华,在20世纪80年代创办了高邮市铝箔纸厂,连续四年被评为“江苏省明星企业家”,1987年还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
2010年,杨文华回朱堆村祭祖,聊天中偶然谈起散落在村里的烈士墓时,他心头一震。临泽镇位于兴化、高邮、宝应三县市交界处,是江苏知名的革命老区,当年从朱堆村走出去参加革命工作而献身的革命烈士,在省革命烈士英名录登记在册的就有20位之多。杨文华当时决定要建座烈士纪念碑。
要树碑就得先立传,从这一年的夏天开始,杨文华放着好日子不过,开始夹上皮包“流浪”。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他骑车到宝应、兴化,坐车到南通、盐城、南京,最远到过福建。这一路上,身患糖尿病的他饿了吃碗面,晚上住最便宜的旅馆。杨文华走遍省内外17个县市,行程5万多公里,搜集整理朱堆村27位烈士事迹,并撰写出近4万字的先烈材料,筹建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本村27名烈士安家,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教材。
2017年,72岁的杨文华仍然马不停蹄。他在收集革命烈士资料的基础上,又用6个多月时间布展,建起全镇首家村史馆,并无偿献出个人收藏的1500多件实物。如今,朱堆村史馆已成为全省首批社会教育学习体验基地、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临泽镇爱国统一战线教育基地等。
杨文华的行动感动了大家,他先后被选为2013年度“中国好人”、第五届“高邮好人”、第三届十大“扬州好人”和第五届江苏省道德模范。2018年,现代快报曾报道过杨文华的感人事迹。
2019年12月,杨文华被查出胃癌,做了胃切除手术。2023年9月,癌细胞转移,他在高邮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杨文华依然发挥余热,为医院党员、团员和职工代表等近150人进行了一场先进事迹宣讲,并在宣讲会上向高邮市红十字会递交了《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当时他说:“以捐献遗体这样的方式回馈社会,不仅是对生命的延续和升华,而且更好地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4月15日清晨6时20分许,杨文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家人按照他的生前遗愿通过高邮市红十字会向扬州大学医学院捐献了遗体。在遗体捐献现场,杨文华的儿子杨国春悲痛万分地说:“我们尊重和支持爸爸的决定,未来也要像他一样做好人、行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