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 徐宏敏
早上六点,我送儿子上学。途经一片旷野,只见一轮胭脂色的太阳悄悄升起,东方的天空被晕染成一片绚烂之色。清晨的风夹杂着油菜花的香气,像空气清新剂,让人想狠狠吸一口。
送完儿子,天色尚早,想起婆婆嘱咐我买点菠菜。此时商超还没营业,我只好去镇上的早市。
刚进入通往菜场的小路,绕过停放的汽车,往里走几步,马路突然加宽一倍,豁然开朗。两旁坐满了老爷爷老奶奶,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中老年装,款式大都一样,很多都是旧时打扮。一人一摊位,面前摆满了各种蔬菜。油菜苔、白菜、萝卜、香菜……应有尽有,满满的生机。
走到中间,我被一个菠菜摊吸引。墨绿色的菠菜叶,伸着懒腰向我招手。它不像蔬菜店卖的大棚种植的菠菜,茎又细又高,叶片肥大,色浅,一副孱弱无力的样子。
我从小在乡下长大,对土生土长的菠菜再熟悉不过。这是自然生长应季的菠菜,呈伞状,贴地而生,茎短,色深,叶小而厚实,一看就施足了肥料。
摊主是位大爷,头发花白,眉骨突出,眼窝深陷,两腮很瘦,胡须凌乱。身着中山装,里面穿着灰色拉链毛衣。长得像我故去的爷爷,很亲切。他面前的大塑料口袋,能装下一个蜷缩的成年人,里面装满了绿油油的菠菜,高高鼓起,像一座小山。我要了两斤,五元。他随手抓一把,不挑不拣放进去。我拿一棵仔细看,竟已择好,没有一片黄叶、枯叶,肥厚饱满,鲜艳欲滴,看着就很有食欲。我满心欢喜接过来,像接住了春天。
大爷还顺带卖土鸡蛋,我瞟了一眼,是我小时候吃过的那种鸡蛋。颜色有点像土色,壳看起来厚实,偶尔沾着一点鸡粪,隐约能看见里面深色的蛋黄。我想买点,不料被一个男的全部买走。他说要匀给我点,我婉拒了。
买完菠菜,我又往里走,去看个新鲜。里面有更大的“乾坤”,蚕豆带着叶子,安静等待主人的挑选;大针一样细的韭菜,被扎成一捆捆;还有刚出土的白萝卜,白白胖胖,带着完整的叶子,整齐地躺着,想买回去做萝卜汤;还有一把把香椿,被来回摆弄着……这些都是时令菜蔬,只需要三五元,就能变成一餐。
我在一个玉米摊前停下,摊主说这是刚从地里掰下来的,非冷冻玉米。我很惊讶,玉米不是秋天才有?他笑着说:这是早春的糯玉米,很甜,秋天还有一波。
我摸了摸玉米须,果然新鲜,闻起来有股玉米的清香。剥开皮,玉米粒密密匝匝排列着,像牙齿一样白。我买了两个。
该买的东西已经买了,发现才逛一半,意犹未尽,不甘心这么早回家。于是又往里走,发现更热闹。我看到了活蹦乱跳的野鱼,在绿藻水里吐着泡泡。有小草鱼,也有鳊鱼、花鲢,还有野虾。路的尽头,有农户摆摊卖黄瓜、茄子、辣椒等秧苗,一个2元。
很喜欢隐匿在陋巷里的市井味儿。以前买菜都是去菜店,蔬菜被清洗干净、整齐地捆好。看起来很省事,但吃起来没味道。而在菜场,我总能找到儿时的集市,还是从前的模样,从前的感觉。
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躬耕的快乐。
作家汪曾祺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这才是真实平淡的生活,为了“一箪食,一瓢饮”而用力生活,充满生之乐趣,温暖而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