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小记者

坚守一片新绿,瞭望美好未来

奔牛实小学生在省市活动中尽显文明礼仪风采

奔小男、女篮球队在常州市中小学篮球锦标赛中荣获双冠

奔牛实小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奔牛实小全景图

千年古镇运河悠悠,始建于1907年的奔牛实小历经了117年的文化累积与求索,悠久的办学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着这所百年老校独有的风韵。1981年,我校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2002年获评常州市首批模范小学,2019年创建成常州市新优质学校。近三年,学校内涵建设成果丰硕,先后荣获第十批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全国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建设示范校、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学校、常州市主动发展示范校、常州市首批影视教育实验学校等区级以上集体荣誉200多项;教师获得区级以上荣誉、获奖439项;学生获得区级及以上荣誉共计1000余项。办学成果影响力大、辐射广,呈现出“让生命自然和谐地成长”之新样态。

一、文化立校,满园新绿

在不断挖掘百年老校底蕴的基础上,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农村实验小学的文化根基。1999年,学校响应团中央号召,创建了全国首批手拉手地球村,带领学生开展“手拉手保护母亲河”环保公益活动,学校开始了“绿色文化”的打造。2005年,学校提出了“新绿色教育”的办学主张,对原来的绿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丰盈。2018年借创建常州市新优质学校为契机,在传承和创新中,老树萌发新枝,“新绿文化”孕育而生,2020年,借新优质风采展示和三年督导评估,进一步梳理新绿文化,促使奔牛实小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

1.理念内化,迎来新绿文化新生长。新绿,是初春草木显现的颜色,是一种很美的意境,她寓意着人生的初始阶段,美好而充满希望,所以新绿教育是体现儿童本位的教育;新绿是万物吸纳聚能后的萌发,是一种濡染蔓延式的生长,她寓意着儿童蓬勃地发展,自由而充满活力,所以新绿教育是回归教育本义的教育;新绿是长新芽、展新叶、抽新枝的过程样态,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她寓意着师生成长过程中的姿态,烂漫而创生神奇,所以新绿教育是关注成长过程的教育。新绿教育的内涵特质是“自然”“和谐”“清新”“灵动”。在新绿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内敛出“朴实而宽厚”的校训及三风(校风:唯新润绿,教风:探新向绿,学风:日新显绿);提炼出“让生命自然和谐地成长”的办学理念;描绘了学校的教育愿景:“给你一个美丽的今天,许你一个绿色的未来”;生发出学校精神:“每天都是新的”。

2.内涵彰显,打造新绿文化新环境。我们把新绿文化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视听形象,整体规划了“一村二场三带四廊五馆”的空间文化体系。一村为主题文化村。二广场为地球村广场、古镇文化广场;三带分别为铁路文化带、运河文化带、航空文化带;四廊分别是自然廊、和谐廊、清新廊和灵动廊。五馆分别为校史馆、自然博物馆、心理健康馆、航空科普馆、影视教育馆。学校获得 “苏派名校最美校园景观”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百强学校、国际生态学校。

3.影响辐射,展示新绿文化新形象。学校通过专题片、微电影、宣传报道等手段多方位地诠释新绿文化。充分利用网络、报刊、影视媒体、电子显示屏扩大学校知名度。学校宣传片《新绿》等14部校园影视作品获得全国一等奖。杨文荣校长出版了新绿文化解读《新绿》,姜彩美副校长出版了教育故事集《绿之梦》,学校被评为区教育系统宣传报道工作先进学校,并以“文化立校,宣传先行”为主题交流经验。近三年,学校承办区级以上活动16次,还受市文明办、市司法局、市网信办等其他部委办局邀请,和他们一起参加活动。近三年,学校在市级及以上媒体官方报道105次,省级以上报道就达20余次。9个作品被推上了《学习强国》。

二、课程落地,探新向绿

学校课程是学校文化“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学校“让生命自然和谐地成长”的办学理念正是基于国家课程“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全面考量。基于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在新绿文化的关照下,聚焦“双减”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培养具有“好品行、善学习、绿生活、乐创新、显活力”特质的新绿少年为目标,我们尊重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差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课程规划、开发、建设中,选择、融合、构建课程内容,为“新绿少年”的每一个鲜活生命“向阳而生、自由舒展、向上生长”铺就适合的“跑道”,进一步优化了新绿课程的顶层设计。

1.高质量、高标准实施国家课程。基于学校内涵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全面落实新课标要求,着力彰显“新绿”课程文化,发挥“新绿”课堂评价指标的导向性作用,带动对劳动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实现了门门学科有心得、有方法,打造规范、高质的“新绿”课堂,建构出“预学分享—独学自悟—共学展评—延学提升”的新绿课堂基本范式,形成“自然萌发、清新生长、和谐共长、灵动成长”新绿课堂的特质,并从“评标”“评学”“评教”三个维度建构了“新绿课堂”教学评价表,下设具象化、操作性强的一级、二级指标,让国家课程通过新绿课堂得到高质量实施,让学生在新绿课堂中自然生长,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学校连续三年均获新北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优胜奖。

2.特色化、精品化推行校本课程。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以点带面优化校本课程结构,通过校本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主题成果展示、阶段成果展示等手段促进其高品质发展,实现做精做优现有精品课程。“地球村”课程、“影享”生活课程、数字化学习与数学实验课程、小篮球课程、教育戏剧课程等都不同层次地对外进行了交流和展示。《新绿色教育背景下地球村课程基地》被确立为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并被评为优秀级。在“双减”背景下,我们还将特色课程与课后服务紧密结合,制定了一小时作业辅导,五项活动和一份暖心托管的“七彩”课后服务。我们做到了作业辅导关注每一个,社团活动发展每一个,阳光运动健康每一个。

3.最大化、最优化做实衔接课程。我们对幼小衔接课程、小初衔接课程做了重点研究。开展“幼小衔接生活观察”项目研究,走进学生生活,基于实证推进幼小衔接研究;开展小初衔接课题研究,《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初衔接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被立项为常州市“十四五”第二批备案课题。新绿教育的个性特质“自然、和谐、清新、灵动”逐步浸润新绿课程实施全过程,促进我校新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被确认为新北区小初衔接教育领衔校、幼小衔接教育核心校、语文核心素养涵育项目实验学校,在区域内充分发挥领衔辐射作用。

三、成长多元,日新显绿

“生命”作为我校新绿教育的核心概念专指学校中的人,“成长”则是新绿教育的追求,不仅指身体、心理的健康成长,也指知识、智慧、能力和才干的综合、有机增长。多元成长,可以使学生内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1.立足于“人”的成长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德育体系的顶层设计,整合了劳动课程、思政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学校通过提升一项工程、做实两个常规、打造三支队伍、做优四大节日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寻访、体验、动手实践等方式参与丰富的活动,在家校社的合力教育下,培养新时代好少年。

2.着眼于“行”的成长

学校积极拓宽学生成长的阵地,整合、创新、丰富多彩校园生活。学校用好党员、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室等活动阵地,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带团、团带队的作用;每月开展一次书香班级评比,让班级成为学生的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密切家校联系,发挥校内外德育基地的作用,多维一体,形成教育合力;挖掘特色教师资源,开展趣味教学,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陶冶情操;充分利用各个教育场域,发挥育人功能,例如充分利用春芽航空科普馆,将班级文化与铁路、航空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提升学校品位。

3.发力于“爱”的成长

学校20多年的地球村品牌活动,形成了一些经典实践活动,对于一届又一届奔小学生品格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努力让地球村成为孩子品格养成的快乐家园。我们深入推进航空科技教育、影视教育和戏剧教育,积极打造德育特色新品牌,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以生为本,全面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我们落实手机管理政策,通过在家长群里不间断地推送“手机管理”的内容,让家长引导孩子做自己的主人,提高自我学习和手机管理能力。我们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发挥班主任、任课老师、班级心理委员的“哨点”作用,及时发现学生苗头性心理问题,“一对一”与学生谈心谈话,做实做细思想和心理疏导工作。

百年老树萌新绿,品质提升促发展。奔牛实小的那一抹新绿,唤醒整个春天,晕染整个校园,润泽每个生命。棵棵幼苗苍翠欲滴,清新灵动,在给予它们尊重、呵护之后,等待收获的便是一个绿色的未来。

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杨文荣 姜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