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第十五届南图阅读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南京图书馆举办,现场举行了一场古籍捐赠仪式:学者、教育家林振东后人向南图捐赠古籍22种170余册。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1953年5月,林振东、林顺森父子曾向南图捐赠古籍23种69册,同年12月又再次捐赠一批古籍。
林振东先生后人此次捐赠的古籍包含稿、抄、拓、印等多种版本形式,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在林振东先生及其后人珍护之下,保存至今。其中,捐赠仪式上展示的《攀云阁初集》是一套非常精美的拓本。南京图书馆副馆长陈立对林氏家族的捐赠表达了感谢,也承诺对所有受捐的古籍一定会妥善保护和利用。
林振东先生曾孙林骁彬介绍:“清代末年,高祖在南京黑簪巷购地置宅,开设织布工厂,曾祖振东公在暨大、浙大等校任职,后于抗战期间在家中开办学堂,接纳流离失所的青年学子,祖父顺森公在动乱的年代里如履薄冰,冒着巨大的风险,秘藏珍护,终使得家中古籍得以存留部分,斯文不坠,先人手泽亦得存焉。”他表示,将家中存藏捐赠予南京图书馆永久收藏,作为年轻一代,感到无比自豪和感动。
当天,林氏家族一家六口相携来到南图,出席了捐赠仪式,在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看到了祖辈捐赠的图书。陈立介绍:“林振东先生所捐古籍皆已分编、入藏并提供服务。其中,稿本惠栋补注《山海经》一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前不久,林振东之子林顺森逝世,家人在整理老人遗物时发现了父祖辈向南图捐赠图书后收到的回信。全家人经过商量,一致决定,将家里老一辈传承的古籍继续捐赠给南图。
林振东先生孙女林丽表示,看到祖辈捐赠的古籍被保存得很好,他们更加坚定了捐赠的决定。这些古籍是从她的曾祖父开始收藏、传承下来的,几代人为此历尽艰辛。她还记得,父亲搬家的时候,体量最大的家当就是书籍——大批大批的书籍。
林振东,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逝于1961年。林先生早年毕业于汇文书院、金陵大学,曾任暨南大学上海真如时期总务长,后应竺可桢之邀赴浙江大学任职,是民国时期知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静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