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3月的一天,“罗斯林城堡号”蒸汽船驶离英格兰的码头,前往开普敦。一个苗条美丽的21岁少女站在船尾甲板上挥别家人,她将很长时间看不到他们。她就是梅贝尔·萨菲尔德,正前往南非与亚瑟·托尔金结婚。
任何层面上,这都是她人生的转折点。抛在身后的,是伯明翰,迷雾天,家庭下午茶。在她前方的,是未知的国度,终年的晴天,与一个大她13岁男人的婚姻。
虽然梅贝尔很年轻,但她的婚约已不算短,三年前她18岁生日后不久,亚瑟就向她求婚,她答应了。但正因为她年轻,父亲两年来都不同意她正式订婚。她和亚瑟只能偷偷书信来往,或在家庭晚会上,于家人众目睽睽下见面。梅贝尔把信托付给妹妹简,后者坐火车从学校回郊区家里时,在途中的伯明翰新街火车站站台转交给亚瑟。在家庭晚会上(通常是音乐聚会),亚瑟的妹妹们弹钢琴时,亚瑟和梅贝尔只能眼神交流,最多碰碰袖子。
这是架托尔金钢琴,一款托尔金家族企业生产的立式钢琴,制琴曾是他们的家族产业。琴盖上刻着“必选之琴:为极端天气量身定制”。但亚瑟的父亲破产了,钢琴公司易手,他的孩子们失去了在家族产业里谋取差事的机会。亚瑟试着在劳埃德银行找份工作,但发现伯明翰分行的职位晋升太慢了。要养家糊口,只能另谋生路。他把目光投向南非,那里发现了黄金、钻石,银行业蓬勃发展,就业前景广阔。他向梅贝尔求婚后一年不到,就在非洲银行找到了职位,启程前往开普敦。
亚瑟的进取心果然是正确的。第一年他频繁出差,完成开普敦与约翰内斯堡之间很多主要城镇的驻点任务。他表现良好,1890年末被任命为一个重要分行的经理,分行位于奥兰治自由邦首府布隆方丹。他分到一套房,收入充裕,终于可以筹办婚事。1891年1月末,梅贝尔庆祝完自己的21岁生日,短短几周后就坐上“罗斯林城堡号”,投奔南非和亚瑟。如今他们的婚约终得梅贝尔父亲的同意。
或者更恰当地说,是“容忍”。因为梅贝尔的父亲约翰· 萨菲尔德是个高傲的人,尤其傲于家世这个仅存的资本。他过去在伯明翰的布料生意很红火,但现在像亚瑟的父亲一样,也破产了,只能以旅行推销洁怡清洗剂维生。生意上的失败反而强化了他对家世的自傲,重视自己在米德兰兹古老又受人尊敬的家族。托尔金家族有什么好比的?不过是日耳曼移民罢了,来英格兰没几代,门第上不配做自己女儿的丈夫。
如果说三周的航程中,这些想法还萦绕在梅贝尔脑海,4月初船只进入开普敦港口时,她就已经把它们抛诸脑后。终于,她在码头发现了那个一身白衣的帅气身影,胡子浓密,看起来完全不像34岁的人,对方也在人群中急切寻找他亲爱的“梅布”。
1891年4月16日,亚瑟·鲁埃尔·托尔金和梅贝尔·萨菲尔德在开普敦大教堂结婚,随后在附近“海洋点”的一家旅馆度蜜月。他们坐火车前往奥兰治自由邦的首府布隆方丹,行程近七百英里,一路上精疲力竭。梅贝尔与亚瑟的房子就坐落在这里,这会是他们在一起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家。
45年前布隆方丹刚开始发展,那时只是个小村落,甚至直到1891年也没多大规模。梅贝尔和亚瑟从新建的火车站下车时,她眼里的一切都不过如此。集市广场在镇中心,说荷兰语的农民坐着牛拉的大车,从草原来到这里,卸下成捆的羊毛售卖,这是奥兰治自由邦的支柱产业。广场周围汇聚着文明的结晶:带柱廊的议会大厦、带双塔的荷兰归正会教堂、圣公会教堂、医院、公共图书馆和总统府。那儿还有个欧洲居民(来自德国、荷兰和英格兰)的俱乐部,一个网球俱乐部,一个法院,以及足够多的商店。但首批定居者种在那里的树木现在依然稀少,梅贝尔看到,镇上的公园里只有约十棵柳树和一个池塘。住宅往外仅几百码就是开阔的草原,那里狼、豺和野狗逡巡,威胁着牛群。入夜后,狮子伺机捕猎,骑马的邮递员可能会遭到攻击。风从这些稀树平原吹来,吹进布隆方丹,卷起宽阔大街上的尘土。梅贝尔在家书里总结道,这个镇子就是“巨大的荒地!可怕的荒地!”
但为了亚瑟,她必须学着喜欢上这儿,同时发现前方的人生还算舒适。非洲银行的地皮就在梅特兰街的集市广场旁,包含一个结构坚实的住宅和一个大花园。房子里有黑人或有色人种的用人以及一些白人移民。很多其他说英语的居民定期举办老套的舞会和晚宴,梅贝尔可以从中找到足够多的同伴。她个人时间充裕,因为亚瑟不忙于银行事务时,就在俱乐部里社交,或上课学荷兰语,这是政府和正式文件使用的官方语言。他必须认真讨生活,因为虽然布隆方丹只有两家银行,但另一家可是奥兰治自由邦本土的国家银行。而亚瑟担任经理的非洲银行却是外来的,在当地语言里就是个“外侨”,一纸特殊的议会法令保护下,它才有容身之地。更糟的是,非洲银行的前任经理跳槽去了奥兰治国家银行,亚瑟只有加倍努力,才能确保重要客户不会被前任经理挖走。不久,附近就出现了一些新项目,与西面的金伯利钻石矿或北面的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有关,这些项目可能会给他的银行带来收益。这是亚瑟事业的关键阶段,梅贝尔看到他沉醉在喜悦之中。她略带忧虑地注意到,亚瑟自打来了南非,身体就时好时坏,但这里的气候似乎适合他的脾性,他自己也挺喜欢。不过仅几个月后,她就开始由衷厌恶这里的气候。夏天热得喘不过气,冬天寒冷干燥又尘土飞扬,这些时时让她心烦,却没怎么向亚瑟吐露过。“探亲”似乎遥不可及,他们只有在布隆方丹再待三年,才有资格去英格兰。
然而梅贝尔爱慕亚瑟,当把亚瑟从办公桌上拉起来,一起去散步、开车、打羽毛球或高尔夫,或者为对方朗读书籍时,她总是那么高兴。很快另一件事占据了她的头脑:他们意识到,她怀孕了。
1892年1月4日,亚瑟·托尔金给伯明翰的家里写信:
我亲爱的妈妈:
本周要告诉你个好消息,梅贝尔昨晚(1月3日)为我生了个漂亮的小男孩。孩子有一点早产,但是强壮健康。梅贝尔也安然无恙。孩子(当然)很可爱。他的双手(手指特别长)和耳朵都很美,头发颜色很浅,他长着“托尔金”式的眼睛和非常明显的“萨菲尔德”嘴巴。总而言之,他很像他那梅贝尔·米顿姑妈的美貌版。昨天我们第一次叫来斯特罗莱瑟大夫,他说我们搞错了,还让护士回家两周。但搞错的人是他,8点我再次叫他过来,他一直待到12点40分。那时我们喝了威士忌,祝新生儿好运。孩子以他祖父命名,名字叫“约翰”,可能全名叫约翰· 罗纳德· 鲁埃尔。梅布想叫他罗纳德,我想保留约翰和鲁埃尔……
“鲁埃尔”是亚瑟自己的中间名,但叫“罗纳德”在家族里没有先例。“罗纳德”是亚瑟和梅贝尔用来称呼儿子的名字,以后他的亲戚和妻子将这么称呼他。然而托尔金有时会说,自己并不觉得这是他真正的名字,当人们斟酌怎么称呼他时,他们似乎也略感棘手。一些学校的好友称呼他“约翰·罗纳德”,这样听起来有气势又悦耳。托尔金成年后,亲近的人以姓氏称呼他(正如当时约定俗成的做法),或者叫他“托托”,一个当时典型的友好昵称。
内容简介
《魔戒》《霍比特人》之父J.R.R.托尔金的完整人生。托尔金基金会官方授权传记,一手资料,罕见文献。托尔金幼年失去双亲、寄人篱下;少年与初恋被迫分离又重聚;青年在“一战”战场经历九死一生,失去人生知己……战后,他把所有对母亲、对妻子、对失落的家园、对挚友未竟理想的爱与激情,都倾注在对中洲世界的想象与描绘里。
作者汉弗莱·卡彭特采用朴素的线性叙事,让托尔金日复一日的“静”,成为栩栩如生的“动”。
作者简介
汉弗莱·卡彭特
(1946—2005)
生于牛津。1975年成为全职作家。代表作《墨象社》,获萨默塞特·毛姆奖;《W.H.奥登》,获惠特布莱德奖提名;《耶稣》(“大师”书系);与妻子玛丽·普里查德合著《牛津儿童文学参考》。1984年获E.M.福斯特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