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南京眼/拍案

探秘恐龙故事,保护地球家园

现代快报小记者打卡南京地质博物馆

小记者们参观恐龙馆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玉秋晨 摄

现代快报讯(记者 谢喜卓)你知道窃蛋龙吗?它的名字从何而来?第55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4月21日,现代快报十余组小记者家庭,携手走进了南京地质博物馆,一起探秘恐龙故事,保护地球家园。

现代快报小记者们见到了南京地质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宜兴恐龙蛋化石标本及其相关的原始地质资料。

20世纪80年代,在宜兴张渚镇牛犊山北坡的地层里,地质工作者发现了一窝共14枚恐龙蛋化石,其中2枚现保存在南京地质博物馆。这一发现使得宜兴成为江苏省内最早发现恐龙蛋化石产地,也是省内目前唯一发现恐龙蛋化石产地。如今,恐龙蛋化石在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都有发现,可无论在品种上,还是数量上,中国的发现都是首屈一指。

据南京地质博物馆总工程师续琰祺介绍,早在1923年,科学家在产出过原角龙化石的地区,发现了一窝恐龙蛋,一只不知名的恐龙骨架,就趴在这窝蛋旁边。由于当时技术有限,科学家认为,它是在偷原角龙蛋的时候被踩碎了头骨,所以就将其命名为“窃蛋龙”。而随着更多的窃蛋龙化石被发现,古生物学家们逐渐意识到,窃蛋龙可能不是在偷蛋,而是在守护自己的蛋。

“这些年来,我们在不断挖掘馆藏恐龙蛋背后的故事,最新研究发现,宜兴恐龙蛋化石可能是与窃蛋龙关系较近的兽脚类恐龙所产。”续琰祺说道。

专业知识讲座结束后,南京地质博物馆科普老师王跃苹还带着小记者们,以“我心中的窃蛋龙”为主题,一起DIY环保袋。

“我今天学到了很多恐龙知识,尤其是关于窃蛋龙的。”今年9岁的朱恩朵,来自南京市大光路小学三(1)班,她在环保袋上为窃蛋龙画了一棵树,希望“蛋宝宝出生后,不仅能够乘凉,还能有吃的”。她感叹道:“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否则很多生物都灭绝了,我们只能在博物馆参观,好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