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迎来谷雨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也意味着谷雨过后,即将迎来夏季。谷雨节气如何养生?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为大家总结了五个关键词。
通讯员 杨璞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峻
保暖:早晚温差大,春捂仍有必要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过后,寒潮天气基本结束,但雨水、大风天气经常交替出现。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呼吸内科)副主任方小谦提醒,谷雨前后,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是这个时候天气多变,早晚温差较大,过早减衣容易被寒气所伤,出现感冒。所以,春捂依然有必要,特别是早晚和春游的时候,多备一件衣服,按照实际温度增减衣物,谨防感冒。
护肤:带好“装备”防过敏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到郊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但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谷雨前后花粉、柳絮和法桐毛毛较多,要防皮肤过敏。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医师孙捷提醒,有过敏史的人尽量少去杨柳树、法桐树繁茂的地方。另外,一般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是飞絮的高发时段,过敏体质的人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护,戴上口罩、太阳镜和帽子,必要时戴上丝巾。如果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严重,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祛湿:按摩食疗防湿邪
古谚有云“雨生百谷”,一般来说,谷雨之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孙刚介绍,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潮湿的环境容易让湿邪侵入人体,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症状。保健养生方面可以试试穴位按摩和食疗药膳。
按揉曲池清热利湿。屈肘时,肘弯横纹尽头处就是曲池穴。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此穴,每次1~3分钟,每日1~2次,可以起到清热利湿、增强脾功能的作用。
薏仁冬瓜汤健脾祛湿。薏米味甘性微寒,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作用。冬瓜味甘性凉,能润肺生津、清胃热、利小便、消除水肿。两者搭配,不但健脾祛湿,还有助于美容养颜。
品茶:养心除烦防抑郁
谷雨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有较好的利尿除湿功效,所以谷雨时节如果连续遇到阴雨的天气,不妨喝些谷雨茶来保健养生。
雨水多的时节容易让人心情抑郁,喝些谷雨茶也有好处。作为绿茶中的优质茶品,有助缓解抑郁症状。
谷雨茶虽好,饮用也必须适量,切忌贪多贪浓。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孙刚提醒,空腹时忌喝茶,饭前、饭后不宜立即饮茶,不宜用茶水服药。另外,酒后不宜喝浓茶,无助于解酒,只会伤肾损心。
吃笋:春天菜王,美味营养
谷雨节气前后,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春笋被誉为“春天菜王”,它以脆嫩甘鲜、爽口清新、味道鲜美、食之不腻等特色而受到人们青睐。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元钊介绍说,竹笋是低糖、低脂肪、高纤维食物,有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之效,但是竹笋因含粗纤维和草酸钙较多,有消化系统疾病及肾结石等疾病的患者应慎食或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