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 瑛绛
那年,十五岁,本该上初三的我,留级复读初二。在老师眼里,我不仅是个学习不开窍的差生,而且是个经常闯祸屡教不改的坏孩子。青春期,在我不成熟的小脑瓜里,装满了躁动不安、狂放不羁的神经和细胞。歌厅里有我K歌的豪情,迪厅里有我潇洒的舞姿,溜冰场上也有我如风的身影。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有同校的,也有社会上的,《古惑仔》《纵横四海》《英雄本色》,这些电影里的哥们儿义气、混迹江湖社会的精神,正是我们无比模仿和渴望的。当年的自以为是骄傲自负,如今回想起来实则浑浑噩噩,然而,谁的青春不迷茫?
如此迷茫的青春里,父母亲戚苦口婆心的劝说或者强硬压制的管束,都是浮云。就是这样的一个我,却坚持喜欢一个处处优异的女孩。这个女孩家境好、形象佳、成绩优秀、多才多艺、个性随和,老师同学家长都喜欢,众星捧月。站在座位上朗读高分作文的她,学校文艺汇演的舞台上的她,身上好像闪耀着某种特殊光环,吸引着我的目光,但我只敢躲在小小角落观察她,仰视她。
中考,毫无意外,考得不好,但职业高中的分数线也没能够到,是我没料到的。眼巴巴看着同学们上中专的上中专,上高中的上高中,我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方。但我心想,这段坚持的暗恋却该有个纪念,不让青春留下遗憾。毕业典礼结束后,学校门口不远,我终于截住女孩儿,脸火烧,深埋头,鼓足勇气,“我喜欢你。”“你瞧瞧自己成什么样子!”女孩扔下这么冰冷一句话,还没看清楚她脸上的表情呢,她已单车如飞,只剩下我一行泪的背影。
差离职业高中几分的分数,要用3300元的费用来补偿。3300元,在那个年代,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也够我父母伤透脑筋了。在那个酷热难耐的暑假,爸妈过上了四处借钱的日子。他们白天得上班,晚上匆忙扒上两口饭菜,挂着汗滴出门去向亲戚朋友借钱,每天晚上,都要把借来的几块几十几百的钞票数上好几遍,念叨还差多少钱,还有谁可以去借。开学前几天的一个夜晚,爸妈兴高采烈地冲回家,“涛儿,涛儿,快来数数,今天应该能把钱凑全啦!”细细一数,果真3300块钱。忽地,热乎乎的水滴在我手上,那是妈妈的眼泪。在那些借钱的艰难日子里,妈妈没有哭,而现在,却……爸爸用一只粗糙的大手来回抚摸妈妈的头发,“别哭了,涛儿有学上啦,你就放心吧。”爸爸拿出一本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借款情况,小到几块多到几百,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爸爸认真记下今晚借钱的账目,边说:“涛儿,一定要记着这些亲戚朋友,以后要好好谢谢他们。”
现在的我,四十岁,经营两家餐饮店,生意红红火火,可以说小有成功吧。
有人说,青春里,遇到挫折越早,懂事越早,长大越早,成熟越早。似乎不错呢,泪,好像一下子让我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