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联合发布2023年一季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今年以来,全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经济运行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比去年同期、全年分别加快1.5个、0.4个百分点,呈现出生产供给增势良好、市场需求平稳增长、发展质效稳步提升、产业结构加快优化的特征。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杨晓冬
3.1万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 6.2%
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八成行业实现增长
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4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7%。一季度,蔬菜产量1209.5万吨,同比增长2.1%;水果产量30.7万吨,同比增长3%;茶叶产量550.9吨,同比增长3.8%;猪牛羊禽肉产量80.9万吨,同比增长3%。主要农产品中,水稻、大豆价格小幅下降,玉米价格明显下降,生猪价格继续低位运行,牛羊、禽蛋价格普遍下降,蔬菜、水果价格涨跌互现,淡水养殖蟹价格相对居高。
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八成行业实现增长。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较去年同期、全年分别加快4.0个、1.9个百分点。列统的40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达87.5%。十大重点行业,除医药行业外,其余9个行业增加值均实现增长,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个百分点,其中电子、电气机械、汽车、化工、电力热力等行业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企业利润实现增长,1-2月,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4%,由去年同期下降25.8%转为增长。列统的40个行业大类中,28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70%;29个行业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速回升或降幅收窄,回升面72.5%。
一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17248.8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2023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2%,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9个百分点。1-2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与2023年全年持平。列统的10个行业门类中,7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4.9%,增速比1-2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4%,比1-2月提高1.2个百分点,增速继续加快。制造业内部31个行业大类实现增长的有19个行业,增长面为61.3%。其中,制造业投资占比排名前10的行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8.7%)、通用设备制造业(30.1%)、金属制品业(29.8%)、汽车制造业(23.7%)对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长贡献较强,合计上拉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速8.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10亿元以上项目投资贡献提升,对全省大项目投资增长支撑明显。一季度,全省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9.9%,增速比1-2月提高0.1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9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0.0%,贡献率较上月提高3.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10亿元以上项目投资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0.6%、教育业增长32.1%、制造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增长22.6%。
文旅活动丰富多彩,餐饮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08.6亿元,同比增长6%,较1-2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较上年四季度当季提升1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8亿元,在同期高基数下同比增长5.8%。今年以来,江苏商务、旅游等活动持续回暖,特别是春节假期,全省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带动餐饮消费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全省商品零售11064.3亿元,同比增长5.1%;餐饮收入1344.3亿元,同比增长13.6%。
升级类消费快速增长。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5%、29.8%;智能手机、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1.4%、14.1%;汽车类零售额增长7.5%,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7%。随着“消费促进年”第三届“苏新消费·家电家装嘉年华”活动开展,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9%,较1-2月、上年全年分别提升7.8个、9.9个百分点,拉动全省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0.4个百分点。
按卖家所在地分,一季度,全省实现网上零售额2945.4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505亿元,同比增长9.9%,较上年全年提升3.4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拉动近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