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断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切实做好防范青少年网络沉迷教育引导的工作,有效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进一步提升小记者的网络安全意识,现代快报(常州)小记者工作室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海燕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徐婉燕走进南夏墅中心小学,为小记者开展“预防网络沉迷 守护健康心灵”心理讲座。
在我的生活中,网络无处不在。爸爸上网看球赛、在小红书上学烧菜;妈妈上网购物、看小说;姐姐上网听课学习、和同学聊天;家里还有网络电视,想看啥节目就选啥,真是太方便了。网络让我家里每个人的生活都丰富多彩,我也偶尔有机会用大人手机看动画片、玩蛋仔游戏,可是每次玩了一小会,爸爸妈妈就像警察一样盯着我,爸爸说:“不能看了,眼睛会看坏的。”妈妈说:“不能玩了,玩游戏会影响学习。”这也不许,那也不许,为什么就我不能呢?爸爸妈妈真偏心,哼!
参加完“快报小记者”活动后,让我明白了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但太沉迷于网络,游戏玩多了,心里好像有个魔鬼在控制我:“再来一局,再来一局”,从而让我们无心学习,无法自拔。网上还有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如一些危险的动作,如果模仿了就会有严重的后果。
二(3)班 徐梓鑫 指导老师 周涵
自我记事开始,经常看到爷爷奶奶玩手机,也时常看见爸爸妈妈在电脑上敲敲打打,每当看到这些场景,我总是很好奇他们在干吗。随着我慢慢长大了,才知道手机和电脑都可以“上网”。
后来啊,我也开始对手机感兴趣了,可是爸爸妈妈总是不给我玩很长时间,我很不开心。我翘着小嘴巴问他们:“为什么你们可以经常‘上网’?”他们回答说:“爸爸妈妈‘上网’可不是用来玩的,我们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工作的,有时候也会用来查资料、看新闻。”听到这,我恍然大悟:网络上不是可以帮我查询不会写的汉字吗?也可以让我学到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但是有一次我用妈妈的手机“上网”玩游戏,超过了约定的时间,这时候觉得眼睛干干的、脖子酸酸的,妈妈批评道:这就是长时间玩“网游”导致的,长此以往会危害到我们的身心健康。
二(2)班 姜涵俣 指导老师 李君
通过老师的讲授,我发现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可以登录专业的学生网站学习网络知识、学习电脑打字、学习地理知识等,我们还能和同学之间进行网上交流,锻炼我们网络交流能力。但我们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有很多同学因为沉迷于网络,疏于学习,开始熬夜、说谎话、看暴力视频、欺骗父母甚至伤害父母,最后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另外,长时间上网也会导致头疼、颈椎病等。我们要给自己做好上网时间规划,做到有规律、不拖拉、不沉迷,也可以让爸爸妈妈监督指导。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认识到一些网络的危害,现在网络很发达,里面有很多新的东西吸引着我们,如视频、游戏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自我分辨,对于一些不健康的信息,自觉抵制。
二(2)班 王一诺 指导老师 李君
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影响真的是太大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在线课程、教育网络等App来获取各种学习资料和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网络还可以帮我们实现购物自由、线上预约医疗、在线工作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然而,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可深陷其中,特别是游戏,在虚拟的游戏中,可能会因为游戏带来的快感而沉迷,无法自拔,对网络产生依赖,从而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2)班 杨露涵
指导老师 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