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9版:城事

扬州加强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副食品地理标志保护

“抓前端、治未病”护航知识产权发展

4月26日是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5日,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了知识产权主题新闻发布会——保护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司法意见暨“知法小扬”品牌形象,并联合扬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发布了扬州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

发布会现场,扬州中院公布了《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内容。其中,涵盖了强化曲艺、美术等民间文艺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强化舞蹈、戏曲等传统文化衍生品的邻接权保护,强化传统文化领域数字运用的数据产权保护,强化雕刻、盆景等传统技艺的商业秘密保护,强化美妆、美食等老字号的商业标识保护,强化传统特色农产品、副食品的地理标志保护等10条。此次印发的《意见》,将是“抓前端、治未病”以及做实能动司法的有力体现。

同时,为把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置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谋划思考,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不断强化司法服务“硬措施”,持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为统筹推进扬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发布会现场,公布了扬州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23年)并发布了“知法小扬”品牌形象。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扬州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57件(含旧存73件),同比下降29.32%,实现近5年首次下降;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884件,同比下降16.37%,诉源治理效果初显;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861件,同比下降32.31%。

此外,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发布了扬州2023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情况。2023年,市场监管局强化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等领域执法力度。全年共查办商标、专利行政处罚案件125件。

2023年,市、县两级联合执法行动,全年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36件,以行政裁决方式结案24件,行政裁决率66.7%,同比提升28.2%。

扬法宣 庄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