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副刊

岳母的烦恼

□高邮 姚正安

在外人看来,岳母是幸福的。生了三个女儿,两个女儿出嫁,一个女儿纳赘。三个家庭说不上大富大贵,日子倒也和谐安稳。第三代都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岳母自己八十多岁,能吃能行,而且种养了不少蔬菜和鸡鸭鹅,给亲戚,给朋友,给邻居,享受劳动和分享的快乐。

用老家人的话说:快活得没处抓痒了。可是,岳母有烦恼,而且,这烦恼像狗皮膏药一样,粘在身上,挥之不去。

留在家里的女儿生了一个儿子,应该是岳母的孙子。老太太很高兴。孙子大学毕业后,没费力气就在上海找到了工作,而且薪水不菲。老太太更高兴,逢人便夸孙子有出息。工作没几年,孙子便与同在上海工作的大学同学结婚了,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一个村上,家家请吃酒,户户送喜糖。也难怪老太太乐翻天,孙子结婚,就意味着将有第四代诞生,她就有曾孙了。

烦恼也因此产生了。结婚一年后,没有动静,老太太便问女儿,那个小的(孙媳妇),怎么还没怀上啊?

女儿解释,儿子忙着学历提升,儿媳妇准备跳槽,还没有忙到生孩子。老太太问,跳槽是做什戏啊(什戏:什么)?女儿又解释,跳槽就是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找一个更好的工作。老太太似乎懂了,噢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到了第二年,还没有动静。等到小两口回来过春节的时候,老太太憋不住了,一把将孙子拉到一边问:晨晨,你婆娘怎么二年还没有怀上呢?孙子好像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说:奶奶,现在正闹疫情,我们哪敢生啊,您放心,等疫情过了,我们一定给您生一个白白胖胖的曾孙子。老太太听了,脸上的皱纹条条舒展,两只眼睛像两朵小花。临了还叮嘱了一句,疫情过了就生啊,趁我身体好好的时候,让我看看。孙子爽快地回答,好嘞,放心,奶奶。

疫情一闹又是二年,他们都没有回来过年,老太太三天两头地让女儿打电话给孙子,让他们保重身体,吃好睡好。疫情终于如阴云一般散去了,老太太开心啊,就像自己大病痊愈一样,说,这下好了,孙媳妇可以怀孩子了。

老太太根本想不到,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又是一年过去,还是没有动静。老太太着急啊,对女儿发脾气:说疫情不能生孩子,疫情早已过去了,怎么还不生呢,养只老母鸡还能生蛋,怎么一个好好的女人,就不生孩子。女儿哭笑不得,对于他们为什么不生孩子,她也说不清楚,毕竟不是自己的事。老太太发狠,等他们回来,我倒要问问他们为什么?老太太是个倔脾气,她说问就一定会问。

去年腊月二十八小两口一到家,小姨子就超前将儿子叫到一边,告诉他奶奶可能要发火。儿子说,妈妈,我们也想生孩子,可是,我们刚买了房,每月缴着房贷,哪有多余的钱生孩子呢,等我们有了一定的结余,我们肯定是要生孩子的,否则,我们老了,也很孤单啊?

小姨说,我理解你们,可是,你奶奶能理解吗?

妈妈,你就跟奶奶说,我们正在做着生孩子的准备。

小姨主动对老太太说,妈,我问过两个孩子了,他们正在做着生孩子的准备。老太太莫名其妙地说,生个孩子要做什么准备啊?

妈妈,这你就不懂了,现在不像你我那个时候,生孩子前是要做很长时间的准备的。

老太太似懂非懂地咕哝着,结婚都几年了,再不生,要被说闲话。

小姨说,您放心,我会常常催着他们。

老太太高兴了,像看到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