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江苏文脉

江苏太仓有位“月季夫人”

蒋恩钿全身心投入月季的栽培和研究中

▼月季“恩钿女士”

蒋恩钿

《江苏文库·文献编》之《宛丘先生文集》

《江苏文库·精华编》之《扬州画舫录》

中山植物园的“恩钿女士”

月季品种繁多 花色丰富

鲜红的大花,丝绒质感,香气浓郁,100多片花瓣层层叠叠,极尽高贵华丽之美,这种月季名叫“恩钿女士”。眼下,“恩钿女士”正在位于中山植物园的2024年南京月季展上热烈绽放。

“恩钿女士”是为了纪念一位江苏太仓人而命名的,她就是我国著名的月季专家蒋恩钿。

蒋恩钿曾考证出月季源自中国,改变了人们关于月季来自欧洲的观点,赢得了“月季夫人”的美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然 宋经纬/文 钱念秋 施向辉/摄

部分图片来源于中山植物园、太仓市史志办公室

中国何时开始种月季

中国何时开始种月季?其实从一些古诗、古画中可以窥见一二。

唐代画作中就出现了类似月季花的形象。两宋时期,赵昌、崔白、马远等画家都在他们的花鸟画中留下了月季的真容。

从宋代开始,“月季花”“长春花”的称呼就已经开始流传。不同于其他只开一季的蔷薇属植物,月季的花朵可以持续开放,民间称之为“月月红”。

《江苏文库·文献编》之《宛丘先生文集》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首诗:

月季

宋·张耒(lěi)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江苏文库·精华编》之《扬州画舫录》中,也曾提到清代扬州月季种植的情况。“紫霞居在山口,为尺五楼水马头。编竹为篱,植月季数十种。”

《江苏文库·书目编》之《江苏艺文志(增订本)淮安卷》中,记载了清代淮阴人刘传绰曾写下月季专著《月季花谱》一书。

可见,月季在中国有很悠久的种植历史。但在上世纪50年代,人们还并不相信欧洲的月季来源于中国,直到蒋恩钿的出现。

太仓姑娘与月季结缘

1908年,蒋恩钿出生于江苏太仓的一个书香世家,她勤奋好学,从小就是学霸。在苏州振华女中读高中时,她和杨绛成为好友。

1929年,蒋恩钿被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录取,和钱钟书、曹禺成为同班同学。那时,钱钟书还没有写出《围城》,曹禺也没有写出《雷雨》。

抗日战争期间,蒋恩钿曾在上海护士学校教书。抗战胜利后,她和丈夫赴美考察学习。直到1950年,蒋恩钿和丈夫怀着建设新中国的愿望回到祖国,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回到北京后,蒋恩钿与丈夫常去吴赉熙先生家做客。吴赉熙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十分热爱月季,到1948年为止,已引进国外200多个月季新品种。每当他家中的月季花开放,就会吸引一批文人墨客聚集。

1951年,吴赉熙病重,满院的月季令他放心不下。临终前,为了寻人接替他的月季事业,他提出三个要求:年富力强,能把月季当作事业来办;懂英文,可以研读他一生积累的几十本月季花专门书刊;家里要有个大院子,能把吴家的400棵月季移种过去。

蒋恩钿完全符合这三个条件。吴赉熙病逝后,蒋恩钿义无反顾地接过重托,把吴家的400棵月季移到了自己家中,从此,她也和月季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头扎进了月季研究之中。

1953年,她的丈夫到天津工作,她又花费大量精力将这400棵月季移栽到天津。此后,她一边精心照料家中的月季,一边通读吴赉熙留下的书刊。很快,她便成了月季的种植高手,看到叶子,就能判断这棵月季以后开什么颜色的花。

她考证出月季源自中国

蒋恩钿还曾将月季种到了人民大会堂。

1958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邀请蒋恩钿筹建人民大会堂的月季园,她无偿捐出了所有的月季。第二年,国庆十周年前夕,月季园的花朵按照蒋恩钿预先设计好的颜色与图案准时绽放,成为国庆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月季园成功后,蒋恩钿被北京市园林局聘为顾问,此后7年,她全身心投入月季的栽培和研究中。她把工作地点设在天坛公园,常常往返京津两地。

1963年5月,天坛公园迎来了当年第一个月季花季,无数市民争相前去赏花。朱德和陈毅也来了。因为朱德喜欢养兰花,陈毅便对朱德说,“你是兰花司令”,然后指着蒋恩钿说,“你是月季夫人”。这便是“月季夫人”的由来。

“月季夫人”蒋恩钿不仅在北京种下了美丽的月季,还取得了大量学术成就。她考证出月季来自中国。1806年(清嘉庆十一年),英国胡姆爵士在广州郊区花地将四种中国月季带到欧洲,从此使中国月季走向世界。这一考证打破了过去认为月季来自欧洲的传说。

蒋恩钿还对所有可以搜集到的品种作了分类,编写了月季品种目录。对于只有英文或法文名字的月季逐一翻译和编定中文名字。月季品种的鉴定对于弄清中国品种、指导今后的杂交、培育新品种十分重要。七年中,蒋恩钿共对500多种月季作了名字的鉴定。

2008年,适逢蒋恩钿100周年诞辰之际,世界月季联合会将屡获大奖的“梅昂2003”月季命名为“恩钿女士”。

如今,当你欣赏“恩钿女士”,也请记住有这样一位太仓姑娘对月季事业作出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