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长江策

这次 “算”明白了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机房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

智慧红豆体验店

华云天下(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在偌大的机房内,一排排机柜整齐排列,蓝色的灯光让机房未来感十足,机房内的“超级大脑”每小时可以完成100亿张图像识别或1万公里的自动驾驶数据处理任务……这里是南京智能计算中心,是目前长三角地区运营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创新平台,每周都会发放不少于2400小时的算力券。

近期,全国多地纷纷推出政策,通过发放算力券的方式,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一时之间,掀起了一波抢券热潮。算力券是啥?又是如何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杜雪迎 李楠

算力券是啥?谁可以领?

近期,全国多地纷纷开始发放算力券,引发关注。不少人好奇,算力券是什么?

在弄清楚算力券是什么之前,需要先搞清楚什么是算力。算力是指处理数字信息的计算能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高速发展,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战略布局的重点方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执行院长邹荣金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打了一个通俗的比喻:“如果我们想建一座‘人工智能’摩天大楼,算力就是那个地基,数据就是钢筋,二者至关重要。”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没有算力的支撑,人工智能难以落地。

华云天下(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乔素林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芯片是算力的核心,而安装了芯片的手机、PC终端,以及服务器等设备,是算力的载体。智能算力以GPU、FPGA、AI芯片等输出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为主,用于支持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复杂任务,而这也是其公司每天都需要用到的。“算力主要用于人工智能的训练和推理计算,比如语音、图像和视频的处理,如果没有算力,我们就无法训练、升级我们的AI大模型,也就不能实现机器人对话、智能客服等应用。”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多地发放的算力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实体券,更像是一种无形的云服务,是为促进算力资源消费而发放的权益兑换凭证。主要针对有算力需求的企业及个人。

乔素林所在的公司就使用过由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发放的“算力券”。“抽取到免费算力券后,南京智能计算中心会为我们开通一次性算力账号,可以免费使用一段时间,如果想要继续使用,可以同智算中心签订算力租用合同,开通正式算力账户。”

多地加快布局“拼算力”

人脸识别、智能客服、算法推送……如今,日常生活中,在许多看得见的应用背后,其实都有看不见的算力在支撑,算力正成为重要的生产力。

当下,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产业数字化应用对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算力融入千行百业,就需要让不同精度的算力“适配”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芯片等算力的核心器件还需依赖于进口,导致目前一些国内企业使用的都是进口算力。布局、发展国产算力成为关键一棋。

“毋庸置疑,我们要建好自己的大楼,首先需要打牢我们自己的地基。”邹荣金说,攻坚克难解决算力“卡脖子”问题,发展国产算力意义重大。“就比如高校,我们有了算力,才能更好地做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创新。”

为了解决算力短缺的现状,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支持、引导各地加快建设算力基础设施。今年以来,北京、贵州、甘肃庆阳、湖北武汉、江苏无锡等多地纷纷推出政策,通过发放算力券的方式,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发放算力券、提供算力补贴、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江苏也正在用一项项政策助力国产算力乘风崛起,算力发展的“路线图”日渐清晰。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苏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以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据悉,江苏在用算力规模已经达到18EFLOPS(即每秒能完成18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超59万架,在用智算中心9个,超算中心2个,在建算力超过25EFLOPS。

近日,省通信管理局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数据局联合印发《江苏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全国首个省级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根据规划,江苏将全力构建一个“2+N+X”算力网络梯次多元布局,即建成南京、苏州2个国家级核心算力枢纽集群,N个省内城市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智算中心)和X个边缘计算节点。

发放体验券,让国产算力“出圈”

位于南京麒麟科创园的南京智能计算中心是江苏唯一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早在2023年,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就推出过“算力券”和“算力折扣”等算力优惠政策。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运营公司总经理王宏亮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南京智能计算中心的算力券类似于体验券,时长从24小时至96小时不等,每周发放不少于2400小时。算力折扣则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分为A、B、C、D、E五类,市内外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初次使用的个人用户均有优惠,算力使用价最低折扣为基准价的30%起。

“这相当于给企业一个看到、了解国产本土算力资源的机会。”王宏亮说,领取到算力券的企业可以免费体验一段时间,之后也可以签订长期合约,并会给予企业一定的折扣优惠。

今年南京智能计算中心继续推出算力优惠政策,中心的算力十分“抢手”。“春节过后,已经有近10家企业前来洽谈合作,部分算力还没上线就已经被提前预订了。”王宏亮告诉记者,目前,智算中心已适配了40多个基座大模型,一期能提供的算力是每秒80亿亿次,相当于50万台电脑同时计算才能达到的水平,1小时即可完成100亿张图像识别、300万小时语音翻译或1万公里的自动驾驶AI数据处理任务。如今二期建成,算力能达到每秒180亿亿次,相当于14亿人口以每秒计算一次的速度,不眠不休算上40年。

与使用进口算力相比,国产算力不仅没有诸多限制还更加安全,价格也更便宜实惠。据介绍,南京智能计算中心服务了包括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寒武纪行歌在内的上百家科研院所、高校机构、创新企业,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超亿元,增加经济效益超10亿元。

送去“及时雨”,真金白银助企降本

对有需求的企业来说,算力券的发放犹如一场及时雨。

成立于2017年的江苏红豆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是红豆集团为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专门打造的。江苏红豆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也是无锡首批“算力券”扶持企业之一。

“最近,公司正在忙着算力券申请的相关工作,快的话第二季度可以使用上。”江苏红豆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军向现代快报记者透露,目前,红豆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红豆实业正在服装搭配推荐、纺织服装产线等方面开发部署大模型。同时也在利用行业和企业的私有大数据训练,使其成为行业垂直大模型,以此开发涵盖不同企业业务场景的AI助手和应用。“而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离不开算力的支撑。”

在李军看来,算力券将促进更多传统企业向智能化转型。

根据无锡发布的算力应用政策,将每年统筹安排5000万元资金发放算力券,重点支持无锡市“465”现代产业集群企业、从事数字技术研发及应用的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购买算力服务,开展核心算法创新、模型研发、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积极参与数据生产、交换、共享、应用等活动。李军以他所在的公司为例,以算力券的形式给企业补贴,一年大约可以帮助公司节省200万元。

作为江苏三个算力支撑区之一,扬州拥有中国电信江北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长三角数据中心、腾讯仪征东升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丰富算力资源。最近,扬州也出台了随取随用的算力券专项政策,按照实际支付30%比例,给予单个算力需求主体每年最高200万元补贴,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贵州深度参与“东数西算”工程,是全国范围内较早推出算力券政策的地区之一。据了解,贵州2024年发放的算力券包含1亿元的现金券和若干实物券,当地算力产业规模今年力争突破100亿元。

国家数据局此前表示,鼓励面向中小企业发放算力券等,让企业尤其是初创的中小企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算力资源。

邹荣金表示,当算力变成了一种普遍性需求,就需要让算力像用水用电一样便捷,即取即用。“未来的模式可能是算力服务由国家统一提供,龙头企业可以参与建设,价格也应该会更加便宜,缴费方式可能就像缴纳水电费或电话费、流量费一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