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名医名院

听专家聊聊早期矫治的那些事儿

近年来,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儿童矫治的年龄也逐步变小。但儿童错公式畸形中哪些情况需要矫治?如何选择合适的矫治时机?近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主任李煌。

通讯员 贾晨晨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任红娟

哪些问题需要早期矫治?

李煌介绍,早期矫治是指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阶段对可能导致牙公式畸形的病因及已经表现出的牙公式畸形进行预防、阻断和矫治。儿童错公式畸形早期矫治主要包括4个方面:儿童口腔功能发育管理、儿童错公式畸形发生发展与全身的关联治疗、儿童咬合发育管理、儿童颅面生长发育管理。

哪些问题需要早期矫治?李煌介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不良口腔习惯

吮指、长期使用安抚奶嘴、吐舌吞咽以及口呼吸等不良口腔习惯,容易造成前牙开公式,需要在4—6岁开始干预。在孩子乳牙列期间纠正不良习惯后,由此导致的前牙开公式情况会被自动消除。

口呼吸的患儿可能出现面型狭长、牙弓狭窄、硬腭高拱、露龈笑及唇外翻等“腺样体面容”。家长可以通过简单的试验(棉絮法或雾镜试验、闭唇测试法、含水试验等)初步判断孩子的上呼吸道是否通畅。对于口呼吸患儿,建议转至耳鼻喉科会诊,去除口呼吸病因,并积极进行口呼吸习惯的纠正。

受某些不良习惯、乳尖牙引导等因素影响,一部分儿童在乳牙列完整萌出后出现后牙反公式伴下颌功能性偏斜。此类情况相对严重,且易被忽略,一经发现应尽快治疗,早期引导颌骨发育恢复正常,引导颜面向正常方向发展,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前牙反公式(地包天)Ⅲ类错公式

前牙反公式指下前牙咬在上前牙前面,这种情况可能会限制上颌骨的正常发育,影响正常发育及口腔功能和健康。乳牙列期若存在喂养时下颌习惯性前伸姿势,易引起下颌功能性前移,替牙列早期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也可出现1颗至多颗前牙反公式,此时若不干预,可能会出现颌骨发育异常。

儿童Ⅲ类错公式畸形难以随年龄增加而自行纠正,甚至可能逐渐加重。Ⅲ类错公式畸形除对口腔功能有较严重影响外,还会对患儿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及早对Ⅲ类错公式畸形进行干预。

下颌后缩Ⅱ类错公式

Ⅱ类错公式是儿童早期常见的错公式畸形表现形式,由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等导致,常表现为上颌前突、下颌后旋、下颌后缩等。

导致Ⅱ类错公式的环境因素包括口呼吸、异常吞咽、吮下唇习惯等。Ⅱ类错公式畸形早期矫治要明确病因,同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生长型,对于不良习惯造成的功能性下颌后缩,在必要时要予以干预,以便最大化利用骨骼生长潜力,获得协调的颌骨关系。

牙齿错位

牙齿的萌出和替换有正常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间隙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咬合状况、牙齿缺失时间以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当乳牙因龋坏、外伤或全身疾病而早失,容易引起相邻牙齿向空牙处移位,相对应位置的恒牙萌出时则没有足够空间,造成牙齿错位萌出、拥挤不齐,甚至埋伏阻生的现象。

对于乳牙早失后产生的间隙,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佩戴间隙保持器。当恒牙萌出位置异常,导致乳牙未脱落而出现“双排牙”的情况,则需拔除对应乳牙,为恒牙提供萌出空间。此外,对于到萌出年龄而未正常萌出的牙齿,应分析牙齿迟萌或阻生原因,并及时去除病因,必要时可借助外科手术开窗导萌或牵引助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