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重磅/社评

就“统一买鞋”征求意见,有些无厘头

调查表当以“意义”先行。一项调查,如果明显脱离民情民意,那就不该推向学校,给孩子和家长增加无谓的心理压力

为防学生攀比,学校拟统一买600元一双的运动鞋?这个充满“悖论”的想法,令人惊愕。

据报道,5月7日、8日,一则“为消除学生攀比心理 小学发调查问卷拟统一购买600元一双的运动鞋”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8日上午,安徽省淮北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称,教育部门只是在个别学校、部分班级发了调查问卷,是为回复某个议案采集数据,并非让学生家长购买。

有关部门及时回应,说明调查问卷的用途,是对民情民意的关切,值得肯定。

不过,这一说法,能不能经得起考问,还存疑。

此前,安徽省淮北市一位家长在网上发布视频称:当天,淮北市首府实验小学给学生家长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征求家长“学校拟统一为学生购买600元一双运动鞋”的意见。在一份盖有公章的调查表上,“调查内容”一栏内容为:尊敬的学生家长: 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学校为学生配备统一款式的校园健康运动(鞋)。为消除学生攀比心理确保学生足部健康,建议各中小学校如校服一样,由学校统一组织家长出钱为学生配备校园健康运动鞋,每双运动鞋价格在600元左右,费用由学生家长承担。

显然,这份调查表中,“亮”的不仅是“600元一双”,还有“消除攀比心理”。

作为议案,自然是围绕一个重要议题而展开,这姑且不论。但教育部门、学校以此为“由头”,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这就有点让人看不懂。因为逻辑告诉我们,“600元一双”对平常家庭来说代表的含义是“贵”,这一定会增加很多家庭的负担,事实上,很多网友也表明了这一态度,而显然,“600元一双”不仅无助于消解攀比心理,还可能助长攀比心理。

不要以为攀比只是进行于孩子之间,其实也进行于“新旧”之间。对于穿惯物美价廉鞋子的孩子来说,一下子“进阶”到穿起600元一双的中高档鞋子,心理上很容易产生微妙变化,并享受起“鞋品”提升带来的优越感。

有关部门否认“让学生家长购买”,看似问卷调查并没有造成什么后果,但是这种调查,引发的社会观感可想而知。

要知道,人们很容易从相关调查表中读出有关方面希望统一购买鞋子的潜台词。否则,调查的意义何在?难道只是空对空地调查一番,然后若无其事地作罢?万一,多数家长都同意买600元一双的鞋子,那该如何是好?是“听从民意”统一采购吗?可这样一来,如何集中采购、采购程序如何做到公开透明,也将成为一个大问题。而这显然会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调查表当以“意义”先行。一项调查,如果明显脱离民情民意,那就不该推向学校,给孩子和家长增加无谓的心理压力。

建议有关部门慎推此类问卷调查。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