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张智峰
最近报名参加了科举博物馆志愿者的招聘。这是一份周六和周日各半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对我而言还是较为合适的。
过了初试和培训两关,接下来是一个月的实习期。实习结束,须考核通过,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快40年,也换过多个岗位。但在我的人生履历中,从来还没有实习的概念。趁着“五一”假期,开始了在科举博物馆的实习。
科举博物馆共有4层,与其他建在地表的博物馆不同的是,科举博物馆的4层展厅,全部安排在地下。颇费心思的设计,较好地保存了江南贡院原有的明远楼、飞虹桥等历史遗迹。
明远楼是江南贡院标志性建筑。明远楼始建于明,清代重建。1905年,科举废除,明远楼及号舍失去了原有的用途。遂有人提议,在江南贡院旧址,建立大市场,以吸引客流。于是,拆除明远楼及号舍等建筑,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有意思的是,江南贡院虽地处南京夫子庙,但当时其产权却由江苏和安徽共同所有。1918年,处分江南贡院事务所成立。江苏和安徽两省通过协商,按“苏六皖四”,对江南贡院进行产权分割。年延龄作为安徽省任命的江南贡院专员,具体参与了处置江南贡院的相关工作。听说要拆毁江南贡院的号舍及明远楼等科举建筑,南京一群士绅恋恋不舍,合力提议,要留下一些科举记忆。后经权衡,明远楼、飞虹桥等建筑,得以妥善保存至今。
在科举博物馆实习,有具体时间考核要求。于是,先到客服中心进行登记,然后过安检门,顺着长130米呈开口型的长廊坡道,走到负四层。迎面是一座三门四柱“科第世家”府邸牌坊,这是明代第一位状元吴伯宗的后人捐赠给科举博物馆的。
五一假期,游客络绎不绝。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科举博物馆的志愿者义务讲解也增加了频次,五天时间共安排20位志愿者老师,义务讲解48场。在负四层,正赶上下午第一场义务讲解,这是绝对不容错过的。只是每位游客的耳朵上,都挂着一只蓝牙耳机,而我是第一次实习,第一次接触“义务讲解”。由于不知其中的“道道”,所以,只能远远地跟着,听起来十分吃力。猛然间,瞥见讲解的志愿者老师,一手举着“义务讲解”牌,一边讲解。为了能够让志愿者老师专心讲解,也为了自己能够聆听讲解的具体内容,我挤进去,顺手接过“义务讲解”牌,这样名正言顺地一路举着牌牌,一路蹭听,不禁有些得意起来。
到了魁星堂,这里是室内义务讲解的结束区域,不知不觉40分钟过去了。归还“义务讲解”牌的时候,讲解老师连声道谢。“没事!没事!”我清楚自己是来实习的,举牌也应该是实习的内容之一。第一堂实习课,就收获了赞。希望今后在科举博物馆志愿服务中,以优质的服务,换来更多游客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