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凤凰新城实验小学地处天宁区雕庄街道,2015年6月依托局前街小学高起点开办,在集团的辐射引领下,用八年时间实现了跨越发展。
在践行局小集团“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办学理念的过程中,学校逐步孕育出了“凤栖梧桐”的学校文化标识。梧桐树,高大挺拔,充满生机。学校就是一棵生长中的梧桐树,化育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帮助师生丰满羽翼,振翅高飞,凤吟九霄。
基于以上校园文化释义,学校逐步孕育出了“惟勤、怀柔、至臻”的管理文化、“乐业、精进、博雅”的教师文化和“崇善、启智、向美”的学生文化;生成了“自信、自律、自能、自立、自治”的学生培养目标,形成了自主办学的理念系统。
常州市凤凰新城实验小学
王晴薇 许澜 蒋晓燕 张丽东
重视总体规划,拓展办学视野
2022年,学校启动了第二轮发展规划研制。新规划的实施,使学校办学定位进一步科学化,办学愿景引领着师生的价值认同;文化理念进一步明晰,并形成独特的话语表达;组织架构不断完善、制度进一步变革,形成民主和谐高效的运作机制;环境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得以整体规划、系统构建,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
同年,学校全面启动“常州市新优质学校”建设,本着“建设不是目的,发展才是根本”的理念,积极动员全体师生员工,以建优为契机,硬件和内涵建设双管齐下,对标自查,立体架构,素养为先,全员参与,终以高分赢得满堂喝彩。2023年4月,学校通过办学思想、学生素养、教师沙龙、课堂教学面向全市展示了“新优质学校”风采。“新优质学校”的成功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家门口好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展示了高质量发展的学校行动。
深化课程教学,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
经过不断地梳理、提炼,凤凰实小建构了以人为本、多元融合的“梧桐课程体系”。“梧桐课程”分为根系课程、枝干课程和梧桐叶课程。根系课程即为国家基础课程,在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枝干课程为国家基础课程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学科外延开拓学生认知视野。梧桐叶课程为特色课程和个性课程,特色课程为“幼小衔接课程”“梧桐书苑全学科阅读课程”“梧桐学苑德育课程”,是学校文化和品牌力的彰显,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独特的体验。
根据“双减”政策,学校分学段、分学科从学与教的视角挖掘作业内涵,严格作业设计,研制作业内容,规范作业布置,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改变思想观念,以生为本,深耕课堂,提升质量,让高效的作业设计研究落到实处,真正落实“双减”政策,减负增效。
此外,为切实贯彻“双减”政策,学校通过意见征询书、座谈会等方式,多方征询家长、学生及教师对课后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在集思广益、共商共议的基础上,初步形成1+X的课后服务模式,第一时段,语数英老师进班,辅导作业和答疑解惑,保证学生的笔头作业基本能在校内完成。第二时段,通过校企合作、教体结合等方式,开设艺术、运动、文化、科创四类精品社团和兴趣班百余个,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帮助开发潜能、发展特长,受到学生和家长广泛好评。学校多次提炼“双减”工作经验,多篇案例获常州市“双减”案例评比一、二、三等奖。
提速教师发展,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聚力攻坚
新常态转变思维,优化培训方式,学校以“校内校外相融合,与时俱进求内生”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暑期培训、专题培训、校本教研、青年成长营等组织方式开展各类校本研修,内容多层多元,包含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基本功、身心健康、论文撰写、班主任工作等主题,有效促进教师理念和实践的迭代升级。
激励教师从“懵懂态”走向“奋发态”,学校针对各科、各层、各级、各阶段教师,定制培训菜单,形成统分结合的校本培训计划和策略体系,使师资培养有适度的超前性和储备期。学校组建青年成长营和优秀导师团,对职初教师实施三“入”培养——入门、入格、入道;组织隔周一次的全体教师培训,围绕师德师风、教学质量、安全工作、论文撰写、育人策略等主题约请专家讲座、开展沙龙座谈,帮助教师创新理念,优化实践。
为了让青年教师步入专业成长的快车道,学校致力于以科研触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促进教师学术能力提升。借助三项市综改课题、备案课题和三项区立项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在专家指导下展开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总结提炼,不断锤炼科研思维和学术写作水平。科研,帮助学校不断提高教育品位,也滋养着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不断生长。
教师文化“乐业、精进、博雅”已初显,阳光自信成集体性格,见贤思齐蔚然成风。近年来,共有近百人次在市、区基本功、评优课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开设区级以上公开课六十余节、专题讲座近四十场,论文发表、获奖百余篇。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凤凰教师站上领奖台,成为学生的榜样。
聚焦立德树人,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基赋能
2021年,学校成立了第一届少工委,强化了少先队的阵地建设。随后,重新梳理育人目标,挖掘家校社协同资源,依托“梧桐苑”系列育人新阵地对德育工作进行整合和深化,着力打造“五自”目标引领下的育人模式,丰富学生成长体验。2022年,常州市综改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儿童“五自”品质塑造的实践研究》立项开题;2023年,常州市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梧桐学苑:自强少年家校社共育行动》启动实施;2024年,常州市思政育人特色校建设项目《梧桐学苑:指向主人翁意识培育的思政育人一体化建设》成功申报,学校以项目和课题研究为抓手,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学校以大教育观、全人教育理念实施活动育人,以儿童立场、成长视角布置校园场馆,进一步开发环境育人功能,拓展实践体验的物质空间。升级“天空图书馆”“向阳践学园”“青桐大剧场”“南禺山体育馆”等原有场馆,以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时尚的表达让特色更鲜明。将楼梯间改造布置成“五自”情境体验馆,为幼小衔接活动创设环境。建设长征主题游戏区、体适能游戏区,激发学生运动锻炼的兴趣,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锤炼意志品格,发展协作精神,接受红色教育。装备人工智能实验室、留青竹刻劳技教室、红领巾生态种植廊和梧桐书画展览馆,丰富开展科创、艺体、劳动活动的资源。沉浸式的物质空间、联建共育的模式,为“双减”后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中提升品格素养带来更多可能。
学校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带动家庭、社会整体规划学生的校园生活,开展“梧桐花开”系列活动,涵育学生的“自强”品格。梧桐农苑,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观念和技能。梧桐心苑,开展多种形式的身心健康促进活动,为学生赋能强心。 梧桐艺苑,策划开展校内外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审美创造中丰富自我。“三苑”合力,引领学生在动手动脑、体验感悟、实践奉献、浸润熏陶中发展“五自”品格。
在各项活动加持下,三年来师生收获满满。学校获评常州市优秀少先队大队;多名教师在市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队活动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及常州市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六百余名学生获各级各类荣誉,有四百余人次在省、市、区的科创、书画、体育等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市优秀辅导员、区优秀班主任多次带着市十佳少先队员到红馆担任小讲解员,为团省委、市政协考察团、广大市民、校内外学生讲解革命历史、英雄故事十余场。学校的德育(少先队)工作逐渐释放出品牌影响力。
彰显特色内涵 ,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学校作为联盟校参与天宁区教育局领衔的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综合项目《关心为核:天宁区指向主人翁意识培育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项目》的研究,以主人翁意识的培育为学生发展目标,紧扣“自信、自律、自能、自立、自强”学生品格特质,构建指向主人翁意识培育的思政育人课程体系,通过思政课程将教材、读本、队伍、教学、评价、资源等进行横向一体化建设;通过课程思政将各学科教学、活动与思政育人融合一体化推进,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
历经几年的研究和推进,学校被评为常州市儿童友好学校、常州市中小学思政育人特色学校;在团市委、区委、团区委、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成立了菱溪社区少工委,共同推进《成长365:红领巾赋能社区治理》项目实施,获评“江苏省少先队社会化优秀工作项目”;开发的灾难教育与思政育人融合课程《常见灾难应对与自护》被评为2023年常州市灾难教育精品课程。
随着全民阅读理念的深入人心,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素养的提升已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学校以常州市前瞻性教改项目《完整教育理念下的家校阅读社区共建行动》为纽带,联结家校社,成立家校社读书联盟,共建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氛围,校内主建“天空图书馆”、四层连廊“随身图书馆”,家庭协建小书房、配置小书桌,社区共建签约“菱溪书房”“天宁图书馆”,拓展家庭读书交友空间。开发阅读课程,开展阅读活动,以阅读丰盈师生精神成长。
在完整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沉浸式阅读氛围的感染下,学校师生爱阅读、乐阅读。师生在市寒暑假读书征文活动、区STED演讲比赛、区小学生作文比赛等活动中频频获奖。常州市前瞻性教改项目顺利结项后,学校开展延续性研究,成功申报常州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高品质项目《梧桐书苑:小学全学科阅读的实践探索》,努力让阅读融于全学科、融于全生活,用阅读点亮童心、启蒙智慧。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书法需从小培养的信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书法教育特色培育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致力于打造“流淌着书法气息、挥洒着灵动个性”的学习乐园。有8名教师经过常州市书法教师培训在专业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将所学用于书法教学,默默耕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小书家;多名教师在省市区各级书法教学大赛、书法作品比赛中获奖,多次开设市区级书法公开课,近30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书法作品比赛、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学校于2023年成功创建为常州市第三批“墨香校园”。
一千次振翅后,离天空更近。一万里跋涉后,征途更辽远。凤凰实小从创办之初的2个班级到现在44个班级,是凤凰涅槃的迭代,是坚韧不拔的寻路。凤凰实小的前路,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被更新的起点,追光逐梦,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