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小记者

魅力炭精画,匠心大传承

平冈小学开展非遗主题活动

老师让我们自己尝试完成一幅作品,一盒炭精粉、一个棉球,再加上一张国画纸,这就是我们作画用到的全部工具。我小心翼翼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在纸上画着,突然,小意外发生了,我的小手指上沾到了一点炭粉,我用另一只小手擦拭了一下,炭粉整个糊到了我的手上,又随着我慌乱挥舞的小手涂抹到了国画纸上。

伴随着我的小手在纸上一下、两下地来回滑动,我发现,涂抹的效果居然不逊于棉花涂抹。我暗暗猜想,用手涂抹,可能也是炭精画的一种画法。

我们很快就完成了手头的画作,大家挨个跟自己的作品一起拍照留影。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能真正掌握这项手艺,要用炭精粉亲手画下我的独立作品。

三(2)班 王宥人

指导老师 王萍

老师告诉我们,炭精画也叫炭画,它永远不会褪色。古时候,人们多将炭精画用于肖像画。神奇的炭精画起源于国画,又区别于国画。

老师还带我们了解了炭精画的绘制工具,包括药棉、毛笔、九宫格纸、放大镜和炭精粉。

最后,岳岳老师带我们用炭精画分组绘制了清明的传统食物——青团。岳岳老师指导我们绘制炭精画是需要蘸炭精粉的,粉的轻重要做到心中有数,下笔要轻,用力要均匀。于是,我们将药棉撕成了一个个汤圆大小,蘸上一点炭精粉,旋转式地上色,就这样,一个个美味的青团就跃然纸上啦!

三(3)班 张婧怡 指导老师 钱宇宏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准备材料:药棉、炭精粉、圆形画纸,最后再准备一支绿色马克笔。开始画画了,我们首先把药棉小心翼翼地撕成小汤圆一样的大小,然后药棉上蘸取一些炭精粉,接着把药棉轻轻地在盘子里转两圈,最后均匀地在画纸上开始上色,再用绿色马克笔把“清明”两字涂成绿色,通过我们几个同学的齐心协力,一幅精美的炭精画就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三(4)班 周康逸 指导老师 董薇

“开始画青团啦!我得万无一失才行!”我暗暗地给自己鼓劲。我把蘸有炭精粉的棉团落到纸上,潇洒地手捏纸团在纸上打起了圈,一圈两圈三圈……当圈的边沿好似鸡蛋大小时,我随之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我定睛一瞧,嘿!一个颜色层次均匀的“小青团”居然成了!

我心满意足、洋洋洒洒地又在第一个“青团”边上画上了两个大小不一的“小青团”。这三个“小青团”的色泽好似国画的墨汁用笔点化开似的,色泽朦胧可爱。

五(3)班 陆奕韬

指导老师 俞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