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 牛艺璇
年近不惑,最大的改变是心态平和了许多。年少时期奔赴过的理想虽然依旧横亘脑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种不死不休的狠劲却远不似当年那般强烈,曾经念兹在兹的事情也沦为无数个深夜里的追忆。
对于什么样的人生才堪称圆满这一古老话题,无数智者曾宽慰过如我一般的普通人。笑对苦难的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一书中,为我们揭开了人生本来的面貌,“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人这一生,顾此失彼是常态,爱而不得是常态,每一种选择都会有代价,每一种生活也都会有遗憾。
回忆往昔,为了实现自己“作家梦”的伟大目标,高考完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可是当我真正拿起笔,开始自己艰难曲折的创作之路时,方才发觉,“作家梦”于我而言遥不可及。我曾满怀信心地给各类杂志报刊投递了很多文章,但大多难逃石沉大海的厄运,只有零星文章印成了铅字,被编辑老师搁置在尴尬的角落。
此后多年我再没有写过任何文字。但庆幸的是,在两年前一个寻常的日子里,我无意中看到作家辛迪·芬奇的一句话:“我会允许一切自然发生,并将之视为生命最曼妙的风景。”仅仅一个瞬间,我心中的那些无病呻吟的郁结便逐渐消散开来,尘封已久的写作之心被重新唤醒。于是我又一次提起了笔,但我深知,这一次并不是因为所谓的“作家梦”,而是我与曾经的遗憾和执念和解了。
我不再因十之一二的文章发表量而心有不甘,也不会幻想煌煌巨作出自我手,争强好胜固然能让我们距离成功更近,但学会不争才能让我们活得更为轻松自在。
不惑之年的“不争”绝非消极避世或摆烂躺平,这是一种看淡世事后的大智慧,也是一种爱恨随心、去留随意的生存哲学。所谓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就像歌曲《跟往事干杯》里唱到的那样——“明日的酒杯/莫再要装着昨天的伤悲/请与我举起杯/跟往事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