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特别报道

亭湖区新兴镇:奋力擘画乡村振兴好图景

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一座座现代化大棚整齐划一,一项项产业激活发展引擎……作为盐城大市区的北大门,如今,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一幅产业兴、生态靓、人才聚的乡村振兴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5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850万美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431元……2023年,新兴镇突出“产、人、城”融合发展,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荣获“盐城市沿海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称号。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新兴镇,聆听乡村振兴故事,探寻乡村振兴“密钥”。

通讯员 王虹 袁娜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姜振军

特色农业带动富民增收

初夏的盐城,气温升高,万物并秀。在亭湖区新兴镇倪杰村的盐城沁合园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的葡萄园里,20多名周边的农户正在给葡萄修剪、整枝。“今年是葡萄丰产期,6月中旬以后将开始陆续上市,已经提前有订单来了。”看着长势喜人的葡萄,45岁的负责人仓志高心里甜滋滋的。

“我以前在上海做机械配件,10年前回到家乡,开始从事特色农业项目。”2021年,仓志高被新兴镇的招商引资力度和优质的服务所吸引,投资1000多万元,流转了130亩土地,种植葡萄和草莓,还建设了900m2厂房和1700m3的冷库。“除了阳光玫瑰等传统品种外,我从常州引进了南太湖、浪漫红颜,辽宁丹东的金香一号,陕西的美人指、蓝宝石。”仓志高说,葡萄园还带动了当地20多人就业。

从仓志高的葡萄园一路向西南,就到了新兴镇三里村,占地249亩的三里甜椹家庭农场在这里可谓是家喻户晓。“这里有桑葚、梨子、桃子、葡萄和李子,现在是盛果期,田间维护不能马虎。”60多岁的技术员吴金龙正仔细查看每一棵果树的情况,“我是新兴镇人,以前在龙冈果林场从事果树种植,退休回家还能做喜欢的工作,真的很开心。”

和吴金龙一样,农场里的20多名果农均来自当地。“10年前我来这里投资农业,目前已完成投资1100万元,建成连跨大棚6座计80亩。”52岁的裴云鹏以前从事建筑行业的设计与施工,因为特色农业的效益不错,七八年前他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如今农场年销售各种水果近百吨,还生产桑葚酒,有自己的冷库,2022年获得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特色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近年来,亭湖区新兴镇农产品质量品牌效应不断显现,通过了市3A级农业示范园区验收,全镇目前注册农产品商标6个,获得绿色农产品证书18个,绿色优质农产品面积6.02万亩,绿色农产品比重达83.73%,“亭兴农”系列产品进一步叫响,带动了数千农户在家门口就业。

强化工业筑牢发展“硬支撑”

项目工地塔吊林立、厂房里机器轰鸣、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在草长莺飞的五月,走在新兴镇永兴新能源装备产业园里,处处充满勃勃生机。在江苏乐士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各条自动化锂电池生产流水线正加足马力。“5年前我到新兴镇投资创业,现在年销售额约为1.5亿元,年税收达三四百万元。”该公司董事长王需要是河南商丘人,“企业能有如今的规模,离不开镇里的大力支持。”

1982年出生的王需要毕业于商丘师范学院,可2003年毕业后他放弃了做老师的机会,来到深圳闯荡。“我从手机电池的车间工人做起,一直做到厂长,再后来经过几次跳槽,电池的管理、技术和销售,我几乎都懂。”2019年,王需要在全国考察了很多城市,最终将创业项目落地在亭湖区新兴镇,“这里让我有归属感,是一个能干事创业的好地方,招商的政策和服务一流,给我们开绿色通道,镇里还成立了专门服务企业的工作小组,每天都会到我们项目上来,完全是‘保姆式’服务。”

“我是新盐城人,小家庭也在这里。”如今,王需要还主动帮助镇里招商引资,成了招商大使。与乐士源厂区一河之隔的江苏景创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王需要帮助招引的。“现在正调试机器,已经在试生产了。”作为股东之一的王需要也担任景创公司的总经理。资料显示,景创公司总投资50亿元,用于研发和生产全极耳钠离子电池、智能装配线等产品。项目总占地306亩,分三期建设,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0亿元以上。

招引新伙伴,不忘老朋友。自2016年落户新兴镇以来,江苏亿多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已成长为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盐城市瞪羚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领域。“风风雨雨8年,地方党委政府的关怀与支持让我格外暖心,多次在资金、用工、基础配套等方面给予‘及时雨’般的帮助,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该公司总经理王丽伟感触颇深。

“工业经济企稳向好,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是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全镇实现规上工业开票销售17.9亿元,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9.0亿元。新增规上企业5家,总数达32家,其中开票销售达5000万元以上企业12家,亿元以上企业3家。1家创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全区乡镇唯一;2家企业通过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3家企业通过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星级上云)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8家,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底色鲜明。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文明新农村

“村里给我们创造了这么美的环境。我们打扫自家的房前屋后还能有积分换生活用品,以后家旁边的路、河边都包给我来扫,我要攒更多的积分。”最近,新兴镇新场村北灶庄网格驿站内,网格员与志愿者正在为群众办理积分兑换,拿到物品的村民陈腾华开心不已。

5月10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驿站,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放满了雨伞、毛巾、面巾纸、洗衣液等生活用品的储物架,一旁的积分兑换明细表让群众一目了然。据悉,这是新兴镇新场村为推动“网格便民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创新打造的文明积分小超市。“村民们通过文明实践行动换算积分,凭积分来这里兑换相应奖品。近日,江苏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名单发布,我村榜上有名。”新场村第一书记沈为华欣喜地说,用文明行为“小积分”撬动文明实践“大能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风民风向善向好。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漫步在新兴镇的乡村,整洁宽敞的乡村道路上,天空湛蓝,河流清澈,农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文化广场、健身器材、花坛、小花园随处可见,仿佛置身画卷之中,处处彰显着新农村的美好与活力。“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现在河道变干净了,周边的绿化环境优美了,我们吃过晚饭,喜欢出来散散步、锻炼锻炼身体,心情非常愉悦。”同心村的村民刘大刚说。

“我在种植、养殖方面遇到问题时,就来书屋寻找答案。”自从村里办了农家书屋,新兴镇三灶村村民吴玉兵经常过来看看书。在村里的农家书屋里,整齐的书架上,各类图书有序地摆放着。“书屋对于开拓农民视野、发展农村经济、丰富农民生活、助推乡村振兴,都有推动作用。”该镇文化站负责人邢慧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镇共有24个农家书屋、1个阅读空间,共有藏书5万多册,成了农民丰富精神世界的“文化粮仓”,也成了学生们暑期“充电”的好去处。

特色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乡风文明民风淳朴、文明创建实现新突破、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径……如今,在新兴镇文明之花处处开,文明之风已吹进各个角落,逐步形成文明友爱、无私奉献、热心公益的良好风尚和长效机制。“我镇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上精准发力,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稳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加强。”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镇全面奏响了乡村振兴协奏曲,绘就出了一幅新兴版的“富春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