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5月10日社评《招聘要求女性已婚已育被查,真解气》讲得在理。就业歧视,利用的是买方市场优势,恰恰击中了“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现状。市场上就业机会不多,用人单位就可以“挑三拣四”,就敢把“穆桂英”晾在一边,这是市场供求与消费之间的基本逻辑。看似在人才抢夺战中“力拔头筹”,但歧视性筛选所滤走的,或许正是能发挥最大功效的真人才,不理性、不科学的人才观可见一斑。
面对就业歧视,虽有“看得见的手”在指导调控,但最终还得靠法治打破利益藩篱,去除显性或隐性歧视的广泛存在。根治就业歧视,必须让法律说得上话。眼下最紧要的,不仅要厘清就业限制的法律边界,还应以铁的手腕“犯必究,究必狠”,用制度和行动撕下各种歧视行为的标签,简明扼要地告诉用人单位:用人权是你的,但公平是大家的,破坏就业公平就得付出“付不起的代价”。
江阴 徐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