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作为国际博物馆日特别策划, 5月12日,2024年“青果思享会”第三期(总第35期)分享活动在红盒子举办。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田名利先生来到常州,为大家分享《博物馆藏品:历史见证和社会责任》。
张敏
考古发掘是博物馆藏品的主要来源之一
田名利表示,根据国内和国际博物馆不同发展阶段和演化历程,教育与研究功能均与博物馆的基础核心内容——藏品息息相关。每一件藏品的来源、本体和相互关系,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见证价值。
博物馆藏品是为实现博物馆宗旨,经过鉴选过程、具有相应价值、履行相关程序,并确定为博物馆所有权的,反映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见证物,可包括文物、标本、实物资料(科技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实物记录)、当代艺术品等。
从原则上来讲,博物馆藏品是有条件和有标准的,并受到不同国家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这是每个博物馆的共性。从各个博物馆来讲,又要根据本馆的宗旨、性质、特点来确定藏品收藏范围和特色,构建自身独特的藏品体系,才能最终彰显每个博物馆的独特个性和魅力。
博物馆藏品主要来源于考古发掘、社会征集、国家收藏等多种方式,而对于国有博物馆而言,考古发掘是藏品来源很重要的一种方式。例如常州寺墩遗址出土了许多珍贵的玉器,南京博物院十八件“镇院之宝”之一的神人兽面组合纹玉琮就出自寺墩遗址。
社会征集也是博物馆藏品的来源方式之一。如南京博物院国宝级“镇院之宝”金兽,由盱眙县马湖店村农民万以全挖水渠时发现,这件西汉时期的金兽重达9100克,含金量达99%,被誉为“国之瑰宝”。
公众对文物藏品的背后故事也很好奇
当文物被收藏至博物馆里,如何存放和保护?
田名利表示,库房是博物馆的“心脏”。库房设施、设备及库房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文物藏品是否被有效保管、保护并永久传承。
一般库房的厚重金库大门具有防火、防水、防盗、防爆、防撞击、防钻等多重功能,要求标准甚至高于银行金库门。按照藏品种类质地不同,库房设施设备和环境也不一样。特别是脆弱的书画,除库房室内恒温恒湿系统外,一旦停电空调停止运转或梅雨季节,库房内墙壁巨大调湿板将发挥作用。
田名利介绍,早在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南京博物院就曾举行文物库房公众开放日活动,藏品库房首次对社会公众开放,此举引起公众和媒体高度关注,预约平台爆满。由此可以看到,社会公众不仅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文物藏品有兴趣,更对典藏文物的库房以及藏品背后的一切,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期待和好奇。
南京博物院根据自身藏品特色和综合研究,形成了一院六馆(历史馆、特展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数字馆)的空间结构和展览布局,开展了一系列展览和教育活动。
田名利表示,正是基于中国博物馆藏品概念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分众化特色展览和全方位教育服务,南博8.45万平方米建筑空间内去年吸引500多万公众参观,较好地承担了社会责任和使命,南博也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大学生带着电脑来到讲座现场“取经”
“青果思享会”是常州市委宣传部重点书香阅读品牌活动和天宁区“青果书香”阅读品牌系列活动之一,是“中吴风雅颂”城市文化IP矩阵中的公益阅读品牌。自2020年举办以来,以“尤思琅嬛·且享青果”为理念,围绕“遇见大师”“品读名士”和“慢享书香”三大主题系列,定期邀请国内文化艺术和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登上讲台,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品尝一杯“常州文化下午茶”。
此次活动由常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党史工委(市地方志办)、常州市全民阅读促进会、晋陵集团指导,晋陵文旅、天宁区委宣传部主办,天宁区全民阅读促进会、现代快报承办,青果巷历史文化研究院协办,共吸引10.37万人次线上观看。
常州铁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的学生汤子涵此次特意带着笔记本电脑到现场,一边学习一边记录。他告诉记者:“之前我去南博参观时,了解过田老师的情况,这次他能来常州作讲座,真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下周国际博物馆日,我要去戚墅堰花苑社区给居民们作讲座,所以今天也是提前来跟专家大咖学习一下,取取经。”
常州市考古研究所文保部工作人员胡舒扬表示,此次田老师来常讲授博物馆藏品,令她收获不小。“正如田老师所说,博物馆藏品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是考古发掘,作为新时代考古人,我们将传承和努力,继续为常州全市的基本建设、文化建设及文物保护贡献力量。”
且享青果 | “青果思享会” 5月推荐书目
推荐书目:《故宫文物避寇记》
推荐人:田名利
推荐语:书籍展现了中华民族历尽千难万险、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壮举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