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南京眼

面向全球引才,“南京人才日”启幕

将举办5场重点专项活动和10场系列特色活动

人才嘉年华活动现场火爆

扫码看视频

5月18日上午,2024“南京人才日”开幕式暨青年人才嘉年华活动在东南大学举办。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季振华,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南京市政协主席王立平,东南大学校长黄如,邢定钰、王建国等在宁“两院”院士代表出席活动。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南京人才日”将持续近一个月,在此期间将举办5场重点专项活动和10场系列特色活动,向海内外人才发出携手发展的盛情邀约。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史童歌 文/摄

聚焦两院院士和青年人才,向全球吹响引才“集结号”

人才荟萃、创新兴盛,是南京城市发展的鲜明特色。据统计,南京现有全职“两院”院士96人、创新创业的中外院士125人,在校大学生100.76万人。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南京人才日”重点聚焦“两院”院士和青年人才等人才群体,从开幕式到6月的近一个月期间内,持续举办5场重点专项活动和10场系列特色活动,向海内外人才发出携手发展的时代邀约。

政策有力、扶持精准,是南京礼敬人才的集中体现。去年以来,南京以国家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制定出台“人才强市25条”。细则一出台,第一时间就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兑现到位”。开幕式上,首批市级战略科技领军人才攀峰项目、U35强基项目入选者代表,分别领取了1000万元、100万元扶持资金。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晓宝从美国学成归国后,围绕光谱感知芯片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对于此次获得100万元U35强基项目资助,他感到十分惊喜。“科技探索是一趟‘未知的旅程’,南京不求回报为青年人才提供长周期科研支持,体现了对科研规律的尊重,在其他城市都没有看到这么好的政策。”徐晓宝说道。

正是这样的城市格局,让南京各类高层次人才喷涌而出。开幕式上,南京新一批“科技之星”闪亮登场,10名人才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据了解,自1995年起,南京已成功组织15届“科技之星”评选,评选出的150名“科星”中,已有22名当选为“两院”院士。

做好人才“身边”服务,将推出紫金山青柠卡

开幕式上,“三张卡”引起在座人才的关注。现场播放的紫金山英才服务VCR《身边:人才服务近距离》中,详细介绍了南京针对院士、高层次人才和来宁留宁青年人才,分别制作发放院士服务卡、紫金山英才卡,以及即将推出的紫金山青柠卡,为各类人才做好贴心、细致的“身边”服务。

“人才需求在哪里,服务的橄榄枝就延伸到哪里。”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我们作了一系列深入调研,根据人才反映,着力解决英才卡服务不精准、申请不便捷等问题。今年以来,紫金山英才卡已经发出了4000多张,现在不仅有服务‘优享八条’,还有近300名服务专员的坚强保障。”

紫金山英才卡是南京人才服务生态的一个缩影。开幕式上,南京市还发布了“南京i才政策礼包”和“才遇金陵、四时长伴”服务品牌。“南京i才政策礼包”聚焦人才事业发展,系统梳理整合南京市区各类人才政策,帮助实现政策一键获取、直达申报,任何在南京或有志于来南京的人才,都能精准匹配、应享尽享适合自己的政策服务。“才遇金陵、四时长伴”聚焦人才生活发展需求,深度挖掘自然探索、专题研修等资源,搭建人才常聚、大门常开、服务常在的交流平台。

韩立明在致辞中表示,南京将着力建设更具归属感的人才友好型城市,努力做到“四个友好”:一是政策友好,从人才计划、创新载体、产才融合、合作开发、服务生态等5个方面,全面优化提升人才政策环境。二是创业友好,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强化对人才创新创业的全周期支持。三是服务友好,持续优化“紫金山英才卡”服务模式,打造“宁聚贤”一站式服务平台,定制一批就业、教育、医疗等个性化服务清单,让广大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四是环境友好,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厚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持续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简历门诊”、AI面试、专场招聘……人才嘉年华来啦

“您公司的薪资待遇如何?”“工作试用期要多久?”“入职后的培养机制是什么?”……活动当天,在东南大学校园内还举办了青年人才嘉年华专场招聘会,现场气氛火热,人头攒动,共吸引了40家企业参会。各家企业把公司简介、招聘岗位、薪酬待遇等放在醒目位置。求职者们看到合适的招聘岗位,便主动上前咨询、投递简历,有些抢手的企业还需要排队咨询。

上午11时左右,苏交科集团的招聘人员已经收到了20多份有意向的简历,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次准备招聘若干名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初步筛查了下简历,也和求职的同学简单沟通过了,已经有比较不错的人选,计划再进一步联系面试。”

“您好,能看看我的简历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吗?”活动现场,“简历诊断”的展位前排起了20多人的长队,两位南京市十佳HR经理人面对面为求职者的简历“把脉开方”。“HR看了我的简历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比如对校园经历要进行分类,突出重点,介绍个人优势最好能举例说明,对我来说都很有用。”金属材料专业的大四学生王宇航说道。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AI面试体验区”,吸引不少现场求职的青年人才试用。“现在很多企业都会通过AI面试进行初筛,有些同学面试经验不多,我们通过AI模拟面试场景,不同行业和职位会有针对性的问题,AI还会根据回答进行追问,让同学们可以自己演练。”南京猎聘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大客户总监黄亮说道。

此外,现场还有人才体质健康护航活动,从体成分、骨密度、心血管机能和亚健康四个指标出具评估报告,工作人员现场进行解读并给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