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发布,全国123家博物馆上榜,江苏新增13家。其中,来自无锡、苏州两座万亿之城的宜兴市博物馆、江阴市博物馆、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苏州吴文化博物馆)等3家区县级博物馆入选。
新晋万亿之城的常州,这次虽然没有区县级博物馆上榜,但拥有的溧阳市博物馆、金坛区博物馆都是“网红”博物馆。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常熟博物馆就已经被列入国家一级博物馆。苏锡常地区是全国县域经济的高地。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苏锡常地区有7个县上榜,并包揽前四。此次新增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两家来自百强县,一家来自百强区,所在区县2023年GDP均超千亿。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胡玉梅 宋体佳 陈敏 高达
徐晓安 尤力庭 张敏 常毅
馆方供图(除署名外)
江阴市博物馆 “多金”的藏品反映出江南的富庶
无锡现有65家备案博物馆,算上其他类别的博物馆、展示馆,平均每8.3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位列全省第一。伴随江阴和宜兴两家县级博物馆入选国家一级,无锡率先实现了全域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满堂红”。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江阴,似乎没有比“富庶”更合适的了。历史上的江阴就以繁华富庶而闻名,这一点,从江阴市博物馆的藏品也能看出来。这里藏有1万多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5件(套)。
金银器具尤其值得一看。宋代的五花头凤鸟纹金簪,元代的福禄寿三星鎏金银果盒,明代的嵌宝石金凤簪、桃形楼阁人物金簪、蝴蝶牡丹金头嵌宝石银簪等,都是国家一级文物。特别是嵌宝石金凤簪,它由一片金叶整体锤压而成,通体镶嵌了19颗红蓝宝石。这些藏品不仅反映出江南的富庶,更代表了老祖宗精湛的工艺水平。
宜兴市博物馆 国内首家故宫教育分中心,晒出32位院士相关展品
坐落在全国有名的“院士之乡”“中国院士第一县”,作为一座全面反映地方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宜兴市博物馆晒出32位宜兴籍两院院士的生平事迹,还有他们用过的物品。
坐拥3.5万件文物,宜兴市博物馆还是国内首家故宫教育分中心。其镇馆之宝“会元状元坊(相国牌坊)”由400多个汉白玉质构件组成,是宜兴人崇文重教的历史见证。平底腰檐釜是骆驼墩文化遗址的典型器,见证了7000年前太湖流域先民的生活。
吴文化博物馆 推出国内首个AI文博课程项目,让年轻人爱上文博
“出道”仅3年多的吴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座系统研究、全面展示吴地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被众多专家、学者称为“中小博物馆建设和运营的榜样和标杆”,也是许多观众心里的“中小博物馆天花板”。
馆藏有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带刻符黑衣陶鱼篓形贯耳壶、元釉里红云龙纹盖罐、元至正乙酉朱碧山造银槎杯等多件一级文物。其中,元至正乙酉朱碧山造银槎杯,全世界仅存4件。
年轻的吴文化博物馆借助科技手段,打造三维数字展览、开发主题数字藏品、上线VR展览……同时还推出国内首个“AI文博课程项目”。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八成以上游客年龄不超过45岁,这座博物馆正在用创新的方式让年轻人爱上文博。
常熟博物馆 “浓缩版的江南”,藏有“良渚第一龙”
早在2020年,常熟博物馆就率先通过评估,成为长三角地区所有县级市中首个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馆建成投用27年,有藏品2万件(套),国家一级文物22件(套),以明清书画、历代陶瓷、历代玉器、古籍善本、文玩、印章、碑刻、铜镜、钱币等九大门类为馆藏特色,堪称“浓缩版的江南”。
此外,镇馆之宝良渚文化双龙环形玉佩,是我国同类藏品中绝对年代最早的一件,有着“良渚第一龙”的美誉。
溧阳市博物馆 馆藏《淳化阁帖》原拓石刻,国内仅存两套半
作为焦尾琴(中国四大古琴之一)故里,溧阳连造一座博物馆也要设计成焦尾琴的造型。也恰是这份珍视,溧阳市博物馆无意间成了“网红”,今年“五一”期间日均上万人前来参观。
从“上黄动物群”古生物群化石到两宋时期的金银器、漆器、瓷器,馆内数千件文物点滴记录着这座小城的文明历史。其中,距今约4500万年的中华曙猿化石,是我国20世纪古生物学又一次极为重要的发现。
馆中还藏有半套珍贵的《淳化阁帖》原拓石刻。目前,国内仅保存有《淳化阁帖》原拓石刻两套半,除了溧阳这半套,剩下的一套在西安、一套在兰州。
金坛区博物馆
收藏着江苏先民的生活图景
在金坛区博物馆,不但有地质学科普的各种藏品,还展示着百余件新石器时代的精美文物。
位于金坛区境内的三星村遗址曾入选“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按照专家的说法,其年代比四川三星堆遗址悠久2500年以上。金坛区博物馆展出的相关文物,是从三星村遗址出土的4000余件文物中精选出来的,其中有云雷纹彩陶豆、刻纹骨版、石钺等重要文物,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江苏先民的生活图景。
龚良:中小博物馆
都能讲好地域文明的故事
在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看来,要想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不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必须符合要求。不管是常熟博物馆还是吴文化博物馆,它们能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都在于其高质量发展。
“差异化、多样性、特色化是当前博物馆的发展目标。”龚良表示,江苏的博物馆数量在全国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品质是最高的。江苏的博物馆各具特色,江阴市博物馆、宜兴市博物馆等虽然是中小博物馆,但都有自己的特色,都能讲好地域文明的故事。同时,苏锡常的博物馆投入多,推出的展览和社教活动有看头。
龚良说:“以展览为引领的文化产品是博物馆的生命力。江苏的博物馆,不管规模大小,在展览、服务方面,都能把文物和空间美感故事相结合,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
百强区县孕育
“小而美”博物馆
在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名单中,江苏23地上榜。其中,江阴位列第二。江阴地处苏锡常版图的核心板块,有“A股第一县”和“中国制造业第一县”之称,2023年GDP达4960.5亿元。作为一家综合性博物馆,江阴市博物馆的排名并不逊色于江阴市的经济排名,曾多次跻身全国热门博物馆百强榜,最高排名第23位。
位列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名单第九的宜兴,2023年GDP达2337.5亿元。作为全国有名的“院士之乡”,宜兴已走出32位院士、近百位大学校长和一万多名教授,被称为“中国院士第一县”。宜兴市博物馆珍藏的32位宜兴籍两院院士相关展品,无一不展示出这座江南小城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在2023年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中,苏州市吴中区位列百强区第七,GDP达1624亿元。吴中区还蝉联全国市辖区GEP(中国县域/市辖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百强榜首。早在2022年,吴文化博物馆就跻身全国热门博物馆百强榜(第53名)。
常熟位列县域经济百强名单第四,2023年GDP达2870亿元。早在2020年,常熟博物馆就成为长三角地区所有县级市中首个国家一级博物馆。
新晋万亿之城的常州,此次虽然没有区县级博物馆上榜国家一级博物馆,但拥有国有县级博物馆3家,其中溧阳市博物馆、金坛区博物馆都是“网红”博物馆,这两个区县的GDP也分别达到1557.2亿元和1302.9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