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正能量

视障女孩一次次与命运较劲 用阅读打开观察世界的窗户

高梓涵

高梓涵在进行朗诵培训 通讯员供图

刚出生一个月,高梓涵就被诊断为视神经萎缩,视力残疾一级。她凭借刻苦努力,考上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在大学里,高梓涵接触到有声阅读,她在喜马拉雅平台创办“异想布开”有声工作室,并在公众号上发布了录制的4本书(近300万字)。高梓涵说,世界并不只是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体会,视障人群通过朗诵文学作品,可以打开一扇观察世界的窗户。近日,全国首个盲人朗读基地——“明珠朗读”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揭牌,高梓涵正式入驻基地。

通讯员 王卫军 刘昊宇 朱兰平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毛晓华

命运不幸,出生一个月失去视力

1999年,高梓涵出生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大泗镇,出生刚一个月,一次生病用药失误,导致她视神经萎缩,视力残疾一级。

从记事起,高梓涵逐渐发现自己和别人不同,当同龄的小伙伴们在户外奔跑嬉戏时,她只能在家中玩耍。也是从那时起,高梓涵喜欢上了听电视,更喜欢电视中人的声音。

“现在想想,也许是苦中作乐,但我真是从那时候开始对配音产生了兴趣。”高梓涵说。

除了眼睛看不到,高梓涵的童年和其他孩子可以说没有多大区别。父母非常疼爱她,并用各种方式培养她乐观的心态和独立生活能力,这也为日后她一次次与命运较劲打下了基础。

进入特校,通过阅读打开观察世界的窗户

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家人将高梓涵送到了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因为离家较远,父母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外出打工时,就委托大伯母、爷爷等亲属轮流照顾。

杭敏是高梓涵进入特校的启蒙老师。他回忆,当时学校排练一个诗伴舞节目,他在新生中一下就选中了高梓涵。“那时候小姑娘很内向,不太愿意说话。”

彩排中,高梓涵非常能吃苦,常常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我那时候就告诉她,虽然看不见,但我们要有一技之长。”最终,这个节目在省里比赛获得了三等奖。

后来,家人将高梓涵送到南京市盲人学校读初中和中专。高梓涵成绩名列前茅,但她一度很困惑:“一出生,我的成长路径就被设计好了,读盲校、学推拿,毕业后做个盲人推拿师,按部就班地过一辈子。人生怎么刚开始就已经看到了结局?”

于是,她通过阅读寻求心灵的慰藉,触摸一部又一部盲文书,“穿梭”于不同时空,体验各色人生。

《平凡的世界》是高梓涵最爱的一部小说,她羡慕书中的田晓霞,渴望成为像她一样有学识、有理想的新时代女性。“田晓霞热爱阅读,眼界开阔,正直热情,最重要的是她很勇敢,敢于追求自我,反抗世俗。”

得遇良师,开始尝试有声阅读

2018年,考上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高梓涵等来了一个改写命运的机会。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盲生“声音梦想”援助项目计划在全国7所盲校/特校中挑选140名盲生,开展为期一年的专业播音主持课程。高梓涵从小喜欢朗诵,得知有这样宝贵的机会,她递交了申请。

在“红丹丹”,高梓涵幸遇恩师董丽娜,她对播音主持由喜欢逐渐发酵为热爱。

董丽娜原是一名盲人按摩师,22岁时前往北京寻梦,成为一名语言艺术工作者。

“董老师每时每刻都充满能量,她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新生活。”高梓涵说。

“用心去读每一篇文章,才能不辜负听众的期待。”董丽娜的这句话在高梓涵心中生了根。

也是在2018年,高梓涵考到了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

每次朗读前,高梓涵都会提前做足功课,花费比常人多几倍的时间精力去研究每一处细节,全力演绎好文章内容。在为《芈月传》中的芈月配音时,她先是一遍遍阅读原著,揣摩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按照自己理解的节奏进行配音,之后,她会听电视剧中的配音,看自己与专家相比差在哪里,最后再录制成品。

想当专业主播,用声音把文字变得更加鲜活

从学校毕业后,高梓涵又先后参加了“熊苑教育”有声演播培训和“彩虹之光”残疾人有声主播公益培训。多年的专业积淀和对有声行业愈加深入的了解,使高梓涵萌生了放手一搏的想法,为此她与父母进行了一次长谈:“请你们给我一年时间,我想在盲人有声主播这条路上闯一闯,哪怕头破血流,也绝不后悔。”

在父母的支持下,高梓涵的追梦底气更足了。她参与BOSS直聘“萤火助残×声声有息”残障人士专场直播,分享求职心得。不仅如此,高梓涵还在喜马拉雅平台创办“异想布开”工作室。在公众号《盲福》上发布《科学与信仰》《暂停还是快进》《小妇人》和《汤姆叔叔的小屋》四本有声书。

今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全国盲人朗读者集结地·明珠朗读”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明珠街道揭牌。这是专为盲人朗读打造的文化基地,由高梓涵回乡筹划创建,她想用自身的萤火之光,点亮万千盲人朋友的阅读梦想。“世界并不只是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体会,视障人群通过朗诵文学作品,可以打开一扇观察世界的窗户。”

谈及未来,高梓涵说,朗读、配音是自己热爱并擅长的领域,以后想创设一个直播间,演绎更多角色,用声音把文字变得更加鲜活、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