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毕业季,大学生们离开象牙塔踏入社会,如何在城市“安居”成为他们关心的话题。近年来,常州公积金中心出台住房公积金支持“青春留常”政策,以更加灵活的缴存方式、更有力度的“租购并举”措施、更加精准的政策宣传帮助毕业生纾解住房困难,筑起“安居巢”,吸引他们留常就业创业,让他们与城市共同发展。
徐飞 张敏
精准施策,为毕业生安居助力
为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工作,结合常州汇聚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要求,2022年,常州公积金中心出台住房公积金支持“青春留常”政策,旨在发挥住房公积金住房保障作用,鼓励在常高校、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常就业创业。政策对31所在常高校、职业院校留常就业创业的应届毕业生,给予“300元开户补贴+2500元留常缴存补贴+20万元优惠贷款额度”的支持。
“2800元的开户补贴和留常缴存补贴帮我解决了一个季度的租房费用,让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青春留常’的政策红利,在这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我找到了归属感。”从事建材销售的李先生从大学毕业至今,在常州已生活多年,他表示未来想定居常州,继续为梦想奋斗。
如何更好地服务青年人群体,让这部分人住得好、留下来,是重要的民生关切,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常州公积金中心着力完善青年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深化“青春留常”政策,通过与常州全市人才政策叠加,充分考虑毕业生毕业后对过渡房(人才公寓)、租房、首次购房、改善性购房等阶段性需求,着重在租房提取、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商转公贷款等方面持续提升住房公积金支持“青春留常”安居力度,助力引才、聚才、留才、用才。
据悉,享受“青春留常”开户补贴的毕业生,毕业后5年内在常州购房,单笔贷款在可贷额度基础上增加了20万元,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140万元。
截至目前,常州公积金中心共为24879名在常高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发放缴存补贴2927.12万元,享受开户补贴的2022届毕业生留常就业创业的达70%,其中外地毕业生占68.6%,充分彰显了住房公积金政策对人才留常的支持作用。
多措并举,让好政策直达快享
围绕新市民、青年人多元需求,常州公积金中心还推动构建“家门口”的一站式购房服务体系。2023年7月,中心联合常州市委人才办创新建设“龙城红色驿站和寓见公积金联合服务点”,推动政策红利、安居便利、租购福利“三利”直达快享,为缓解青年阶段性住房困难提供保障。
2023年11月底,首个“寓见公积金”人才公寓服务点在漫柏人才社区投入使用。据悉,首批28个“寓见公积金”服务点计划将在今年全部完成,建成后预计将为常州全市3星级以上人才公寓13000人提供服务。
此外,为提升政策知晓度,常州公积金中心紧紧抓住校园这个“阵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让政策精准滴灌至毕业生。常州公积金中心与在常高校和职业院校招生就业部门负责人、系(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密切沟通,采用建立一批共建服务基地、组建一支形象推广大使队伍、开展一系列网络直播“三个一”工作模式,推动政策持续进校园、进班级、进宿舍。
“青春留常政策出台以来,学校与公积金中心合作共建,开展了诸多线上线下主题宣传活动,这种网格式、多样化的宣传在促进毕业生留常就业创业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学生们参与积极性很高。”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燕飞说。
“今年我们还会对政策作进一步的加码升级,深化‘青春留常’,推动‘青春来常’,鼓励青年人才来常创新创业,在保障住有所居方面不断贡献公积金力量。”常州公积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接下来,常州公积金中心将着力从“缴、提、贷”等多个维度,深化升级“青春留常”支持政策,争取助力更多青年人才留常、来常,让青年在追求自我价值的道路上实现“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