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非遗进校园”市集展示在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师生参观、体验。作为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活动之一,学校紧扣今年的活动主题“一技在手,一生无忧”,联合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人气满满的体验互动活动。
陈羽彤 朱健
口传身授
近距离感受苏式文化的魅力
据介绍,本次活动邀请了明式家具制作、澄泥石刻、雕漆、苏扇制作、陶瓷和漆工艺、金银细工技艺、缂丝工艺、核雕、苏绣、玉雕等多个非遗项目的青年传承人,活动通过作品展示、手作互动和面对面交流,将斑斓的苏州历史文化和匠人匠心的真挚情怀传递给现场的青年学子。
在按四分之一比例制作的明式家具和构件前,围着一群学生。他们反复拆装构件,被榫卯的精巧结构所吸引。“不需要钉钉就可以牢固连接在一起,很神奇。”来自护理专业的学生唐乐之说,“这里可以让我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奥秘,第一次可以这样触摸和体验苏州的非遗技艺。”药学专业学生陈婷说,之前对苏州历史文化的了解并不多,大部分来自网络,这次亲手参与、近距离体验让她有了更加真切和深入的了解。
学校语文教研室老师许虹表示,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学生都希望留在苏州、了解苏州、融入苏州,这次“非遗进校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非遗感受苏州文化的意蕴。
坚守创新
匠心在反反复复中升华
许忠英核雕艺术馆带来了刚刚在广交会上获奖的核雕作品《花神》。该馆艺术创意总监曹华介绍,十年前她们同样题材的浮雕作品获得了“山花奖”,这次通过新的图案设计,采用高镂空立体雕刻的工艺,作品在升华中再次成功。她说,做雕刻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手工匠人往往会反反复复做着同样的事。只有匠心的坚持、坚守,才能从重复的工作中提炼出艺术。
现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栾刘清曾在口腔医学专业课上练习过核雕技艺,以此锻炼控刀和造型方面的把控。他深有感触地说:“医学研究同样需要一份耐心和坚守。”
执著求精
让青春在事业奋斗中绽放
亿韵堂陶瓷艺术馆在现场提供了石膏素白胎供学生绘制。馆长夏梦洁说,往往一开始感兴趣的人较多,但能够走下去的就不容易了。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手工艺需要精益求精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
交流体验中,师生对非遗项目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许虹说,当听说十年的功力才能做出一只惟妙惟肖的银螳螂,一个月才能磨出一个花神造型的核雕时,大家非常震撼。大家表示,青年手艺人持之以恒、沉浸式投入工作的精神,非常值得学习。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魏蓉婷表示,这次把非遗文化的活动用实践体验的形式向学生开放,就是想让学生感知和体会手工艺生产中的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希望这种青春在事业上奋斗的真挚情感,也能够激发学生在今后为自己的行业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