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6版:小记者

春和逐梦,笔舞生辉颂华章

——现代快报小记者活动集锦

小记者学习杜鹃花的盆栽种植技术

在家长帮助下小记者学习多肉种植

“开笔启蒙 书礼相承”活动现场

开笔启蒙 书礼相承

“五一”是个令人期待的日子,因为在这天我会参加一个“开笔启蒙,书礼相承”小记者活动。这一天终于到来了,现场每位同学都换上汉服,儒雅端庄,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活动开始,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传统礼仪规范,教我们遇到长辈、老师、父母和同学都要怎样行礼?经过老师的详细讲解,我对传统礼仪有了更新的认识,原来看似简单的礼仪却有着大学问,让我深叹不已。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老师又为我们举行了庄重的开笔礼,教我们手握毛笔的正确方法,学习过之后我们在宣纸上写了“人”字,一笔一画我认真写起来,经过不断地练习,我终于写出了让我满意的“人”字。这也让我明白了人字的重要含意,代表了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做人。

这次活动我收获很多,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同时,活动也激励我努力学习知识,并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河中心小学四(3)班 秦博宇

指导老师 孙道坤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广场上传来了一阵阵的读书声。原来,这是小记者们在参加汉文化体验活动呢!

这是我首次参加小记者活动,我既兴奋又好奇。换好汉服,很快活动就开始了。老师带着我们穿越时空,拜了孔子为师,对孔子行了拜师礼:我先左手压着右手,把大拇指放在手心,然后把手臂伸直,举到头顶,再鞠躬90O左右,这样就拜师成功了。老师还教会了我们如何与长辈、朋友们行礼,了解了许多古时候的礼仪知识。

接下来,老师引导我们举行了庄重的开笔礼。老师在我们每个人的额头上点了一颗朱砂,先为我们启智,再让我们手持毛笔在纸上写下了人生的第一个“人”字,寓意着做人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最后,老师带领我们来了一场“诗词飞花令”,我又学到了许多关于水和花的诗词。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国潮的独特魅力。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国学知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凤凰新城实验小学四(6)班 李同舟

春风十里 播种未来

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

今天我参加了由快报小记者和新华书店共同举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春风十里,种植未来”的多肉种植活动!我又学会了一个新技能——种植多肉。

多肉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小巧玲珑,可爱极了!开始种植了,老师分发给我们一人一个小竹篮,这就是多肉的家了,还有一把小铲子和一包营养土。我们先把营养土倒进小竹篮里,大概占到竹篮的三分之二,营养土松松的、软软的,非常适合植物生长。我们把多肉轻轻地放进土里,再用小手按一按就种好了。老师还说:“多肉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命力特别顽强,只要一点阳光和水就能茁壮成长”!我真喜欢我种植的小多肉呀,我要把它放在窗台上,和它一起努力成长!

解放路小学二(6)班 王玥

春暖花开,“植”得期待

我很开心能参加了现代快报小记者工作室组织的植树活动。

活动中,我和爸爸妈妈共拿了三盆杜鹃花,爸爸和我抢着用铲子刨坑,我们把树苗放入坑内,还要给每棵树苗浇六桶水。最后,妈妈和我一起为小树苗写上了祝福的话——“小树快快长大”。我想起来,去年9月刚升一年级时,班主任李老师给我们班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小树苗班”,我们全班同学就和这眼前种的小树苗一样,正在茁壮成长。

接下来,就是手绘风筝的环节了。我拿到的风筝图案是三只可爱的小猪,我和妈妈合作,把它们涂成了五颜六色。涂完颜色、撑好支架、绑上线盘,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在草地上放起了风筝,天空中瞬间也变成了风筝的世界,好漂亮啊!

博爱小学一(3)班 薛皓宸

指导老师 李畅

非遗绘春色 纸间花韵生

衍纸技艺,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老师图文并茂的讲解下,我们开始了体验。我们通过专用的工具将细长的纸条一圈圈卷起来,形成各种形状的小“零件”,有紧的、松的、水滴状的、爱心状的、三角形等各种组合方式。

我用梯形做花盆底部,大的卷作仙人掌的主体,三角形卷作分支,水滴状卷做新芽,黄色小圆形卷作仙人掌花朵。最后组合这些样式复杂、形状各异的“零件”创作了一幅完整的仙人掌图。虽然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但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一一解决了。通过学习衍纸技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解放路小学二(6)班 丁思源

指导老师 刘亦

非遗漆扇 薪火相传

中国是最早发现漆和使用漆的国家,漆艺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了。今天我要用漆艺制作扇子,可真新奇。

终于轮到我了!我先将蓝漆滴入水中,它立刻晕染成一个大大的圆圈,又依次滴入紫色和银色,三种颜色交汇在了一起。接着我用一根棍子在里面轻轻拨动、搅拌,水面的图案立刻变化起来:有圆圆的小点,有细长的直线,有弯曲的浪纹,或疏或密、或长或短……最后我将空白扇面小心地放入水中,慢慢转动扇柄,让扇子旋转着沉入水底,那些漆立马像被吸引了一样漂到扇面上。等扇子全部入水,我又快速把它拿了出来,老师帮我把漆扇上的水分吸干。

等着等着,漆扇终于干透了,大块的蓝色点缀着梦幻的紫色,仿佛是广阔而神秘的宇宙,那一个拖着短尾巴的亮闪闪的银点,就是美丽的流星了。

我非常喜欢我制作的漆扇,也非常喜欢中国的非遗文化。

奔牛实验小学二(4)班 曹昀希

指导老师 赵璐

我为妈妈做草帽

母爱,如阳光般温暖,如大地般包容。

今天是个充满爱意的日子——母亲节。我要做一顶漂亮的草帽送给我的妈妈,来表达我对妈妈的爱意。

我选了妈妈最喜欢的色系,搭配了美丽的花朵,再插上几片叶子,我亲手设计出了一顶独一无二的帽子。草帽作为夏日遮阳佳品,不仅实用,还寄托了我对妈妈无尽的感激。

我给妈妈戴上草帽,妈妈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也特别开心,因为我感受到了妈妈的快乐。

母亲节虽然只有一天,但是我对妈妈的爱不会停止,我希望妈妈每一天都能像今天这样开心快乐,我也会好好学习,一直让妈妈为我骄傲。

泰山小学二(3)班 冷许涵

非遗研学——豆子变身记

豆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豆腐更是江南水乡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必备品。今天,我来到了常州市津津乐食品有限公司,了解了大豆的各种神奇变身。

到达目的地,为了让小朋友们参观学习,津津乐公司还特意在工厂里建造了大豆展览馆。老师问我们:“有谁知道豆腐是怎么来的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约而同地摇摇头。老师卖了个关子才解释道:“相传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发明的,他的母亲喜爱吃黄豆。有一次老人家生病了,不能吃整粒黄豆了,刘安就叫人把黄豆磨成粉,又怕粉太干了,便冲入些水熬成豆乳,又嫌味淡,就又放些盐卤,结果凝成了一个块状的东西,即豆腐花。”听到这,我不经心想,豆腐的产生真神奇,真巧合!

一颗小小的豆子,除了具备食用的功能外,还能生产肥皂、油、人造羊毛、人造纤维……除了在食品领域,在工业、饲料、新能源领域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一趟研学之旅,受益匪浅。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做各行各业的接班人!

西夏墅中心小学五(6)班 杨思橦

指导老师 张华

我和凤凰公园有个“浪漫约定”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常州凤凰公园的杜鹃花正竞相开放,火红的、纯白的、粉紫的、金黄的……千姿百态,灿若云锦。花儿们迎风摇摆,仿佛在呼唤过往的游客,来一赏她们美丽的“舞姿”。

我和其他快报小记者来到了常州凤凰公园,漫步杜鹃花海,寻觅花间趣事,了解杜鹃花的盆栽种植技术,跟着园艺师叔叔亲手给常州特培品种“盛春二号”换土,感受种植杜鹃花的快乐。

活动结束后,我领取了常州全民义务植树节尽责证书,虽然合照的时候,证书捧在手里很轻,但是和凤凰公园这个“浪漫约定”在我心里分量挺重的。

凤凰实验小学一(5)班 伍若初

指导老师 周亢亢

漫步常州文脉、品读状元文化

我来到“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状元主题邮局,参加现代快报小记者工作室组织的“漫步常州文脉,品读状元文化”主题活动。

一进状元主题邮局,顿时觉得里面温暖如春。小记者们跟着中国邮政的成睿老师,深入了解常州文脉的青果巷,古常州的状元榜,感受到了状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成老师告诉我们:在历史上,常州是文人士子辈出的地方,有名望的文学名流更是灿若繁星 。据记载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常州考取状元15名、进士近三千名,还出过15位宰相、26位尚书,青果巷还有着“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誉。

接着,我们每人拿到了一个纪念信封和祈福牌。我们纷纷在信封上盖上了邮戳,在祈福牌上写上愿望。这一刻我感觉,我仿佛离梦想更近了。

怀德苑小学三(1)班 顾楚璟

指导老师 王慧芬

探秘新能源之旅

5月12日上午,带着对新能源的好奇,我来到美丽的江苏理工大学校园,参加现代快报组织的小记者活动,开启新能源探秘之旅。

我们走进会议室,江苏理工大学的庄严教授结合PPT,为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重要性。我印象最深的是运用在新能源汽车刹车的一个功能——动能回收,就是在车辆制动时,车轮带动发电机给车载电容充电,从而实现车辆动能回收的过程。运用动能回收功能,可以增加电池寿命和车辆的续航里程,提高制动效果,减少刹车片磨损,实用又神奇。

接着我们来到实验室,和具体的新能源产品来了个亲密接触。在观看了实验人员制作电池负极材料的过程后,我亲手实验了起来。我使用了两种机器,一共冲压出了3个小小的圆形电池负极,感觉很有成就感。

最后,我们还观看了实验人员在手套箱中组装纽扣电池,手套箱中充满了氩气,可以保护正极电极材料。

参加这次小记者活动,让我增加了丰富的新能源知识。同时我还了解到,常州有许多科研人员在研究新能源。我坚信常州的新能源产业会越来越好,“新能源之都”的名声会越来越响亮!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二(5)班 薛梓珵

指导老师 钱丽

常州在早些年就已开启了对新能源的探索,经过多年的努力,一跃成为了“新能源之都”。我来到江苏理工学院,参加了小记者的“探秘新能源”活动。我对新能源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庄严教授图文并茂地为我们介绍了新能源车及其分类,电动车火灾的预防和应对,以及如何处理废弃电池。当新能源车的电池能量衰减至原来的80%,电池就会“退役”。废旧电池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既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再利用变得尤为重要。退役电池可用于一些对储能要求较低的地方,比如电动自行车,使废旧电池得到更多利用有了可能。废旧电池经过拆解,可提取锂、钴、镍等重要金属元素,它们可用于制造新的电池。

通过这次活动,我懂得了新能源的发展要遵循稳定、绿色、可持续性。

我们要为家乡的发展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也要提高环保意识,共同守护家乡的青山绿水。

解放路小学二(1)班 陶泓瑞

指导老师 陈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