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精要/社评

星巴克实行“消费入座”?咱别太“玻璃心”

扫码获取 更多内容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陕西西安一家星巴克员工对坐下不久但未消费的顾客进行劝离。此后陆续有多地网友表示,星巴克开始实行“消费入座”。

消息一出,网友争论较为激烈。有人认为,“消费入座”违反了星巴克一直以来宣扬的文化基调。不过,在互联网上,支持店家的声音颇多。有人认为,落座不消费侵占了真正消费者的权益,“关键是不消费的占着地方,消费的反而没地方坐了。”也有人以自己的实际经历来表示支持,“上次买了咖啡和蛋糕没地方坐,员工帮我把占座打游戏的赶走了才有得坐,作为消费者,我很满意。”

不难看出,消费者苦“入座不消费”的蹭客们久矣。现实生活中,别说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里也有很多占着座位的人,一占就是大半天。特别是夏天,这些消费场所几乎成了附近居民的“避暑胜地”。此前,媒体也报道过,不少人是真把宜家当成“家”,在宜家商场内“蹭”睡“蹭”空调,赶都赶不走……为什么那些“入座不消费”还很理直气壮的人,非得蹭星巴克、宜家,而不是去蹭私人小老板开的咖啡店、餐馆、商场呢?因为他们很清楚,星巴克这样的连锁大品牌,对待消费者更宽容,真要进了一家私人店只坐不消费,大概率没机会将板凳坐热。

据现代快报报道,记者探访南京多家星巴克门店,探访期间未发生落座不消费被劝离的现象。相关店员表示,南京门店并没有明确“消费入座”的要求,但如果满座了,有消费者在等待的情况,会协调未消费客人让座。“谁消费谁享用”,应是公认的消费常识。商家提供一定的宽容度,消费者也善用规则,彼此体谅,皆大欢喜。一旦规则被滥用,则可能退回最基本的商业伦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以说,即便星巴克真的“消费入座”了,咱们也不必太“玻璃心”,是不?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槿色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