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岁的童充,是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科技互联网部科技规划计划管理专职,也是国际大电网雷电会议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大电网动态防雷专委会主席。他将二十余载的青春与汗水投入到动态防雷领域的研究中,将动态防雷技术和理念融入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2005年入职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的童充,在雷暴天气的一次次抢修中,萌生用科技创新解决电网防雷问题的想法。他自学气象、通信等多学科知识,创新提出动态防雷三大法则,创新提出并构建动态防雷技术理论体系,已累计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9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3项,相关技术成果在第33届国际防雷大会上被鉴定为世界领先水平,并得到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鉴定,得到国际防雷科学委员会、国际防雷专题大会科学委员会、国际大电网组织雷电专委会等国际学术组织的高度认可。
长期以来,传统防雷领域的国际标准由少数发达国家牵头制定。2017年,国际防雷科学委员会将动态防雷技术列为战略研究方向,并于10月发布动态防雷新标准的制定规划。童充希望我国能从追随者成为引领者,主导制定动态防雷技术的国际标准。此后,童充花费一年时间参与到国家电网公司主导发起的智能电网动态防雷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中去。2019年9月,童充前往巴西参加国际大电网组织召开的动态防雷标准现场评审会,代表中国与日本、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的代表展开激烈竞争。同年10月,由他主导制定的全球首个动态防雷国际标准获得国际大电网组织的正式立项,奠定了我国在动态防雷技术上的“领跑”地位。此外,他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团队,启动由中国主导的“雷震子计划”国际科研合作,推动全球共同研究应对雷电灾害的世界挑战。2022年,他在联合国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上荣获“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先锋”称号,也是本届唯一、历史上第二位获奖的中国人。
2019年1月,童充带领青年科研团队发起成立科技志愿服务队,面向中小学生等群体开展公益课程。2021年,童充带领团队参加了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起的“联合国全球契约青年SDG创新者项目暨首届中国青年SDG创新挑战赛”,并获最高奖项。他还在联合国全球契约青年创新者峰会上发布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创新解决方案,得到外国代表的一致认可。
童充曾获国际防雷“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国际防雷“科学技术成就奖”、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先锋、感动中国·江苏创新人物、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劳动模范、苏州市道德模范、国家电网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国网人等称号。日前,童充被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总工会授予江苏“最美职工”荣誉称号。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高达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