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李泳
少年时代是在一条小街里度过的。这条闹中取静的小街,有岁月沧桑,又有童年梦幻。
在这条小街的中段,一处大石门洞里,有人经年累月经营着一个特别吸引小孩儿眼球的小书摊。摊主是一位约莫六十岁的老太太,虽说她患有先天性耳聋,为人却特别机敏,甚至有点儿旧时城里人的世故与狡黠。小书摊是让人坐在摊主提供的长条凳上现场阅览的,通常只要一二分钱即可就地借阅一本小人书,看完走人。有的孩子借阅一本小人书,因为识字寥寥,所以只看图画不看字,大约五分钟一本小人书就翻看完了。想再换一本看,就必须再掏钱借阅。
那个年代,通常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开销大,负担重,日子都不大宽裕,作为家长每天给孩子的零花钱主要是用于购买文具和零食的,用完就不再给了。于是只好时不时地在放学以后跑去小书摊“蹭”书看,也就是挤坐在小伙伴身边,歪着头与别的孩子合看一本小人书。偶尔这么干还行,一旦被摊主发现,她就会皱起眉头给你脸色看,每当这时你就得自觉些了,要么当场掏钱借阅,要么主动离开走人,免得被摊主一顿数落。所以平时只好省下家长给的零花钱,一点点悄悄攒起来,然后去小书摊一次看个够,《三国演义》《薛仁贵东征》《宝葫芦的秘密》《沙家店粮站》《豹子湾战斗》《箭杆河边》《冬梅》……很是过瘾。
记得那天小书摊新到了一套《野火春风斗古城》,看完了上集,还急切地想看下集,可伸手进自己口袋摸了摸,发现口袋里空空如也,早已不剩一分钱。正当我悻悻地意欲离开时,摊主老太太左手捧着《野火春风斗古城》下集,右手轻抚我的肩胛,示意我免费拿去看。原来这位摊主老太太,并不是个锱铢必较之人啊,或许是我的心诚,抑或我的爱书精神感化了她吧?
不论时光过去多久,那个小书摊,始终是我人生记忆中一片迷人的芳草地,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