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无锡

惠山区举办“一包三改” 经验总结推广40周年系列活动

锡剧《太湖春早》 惠宣供图

传承改革精神,凝聚奋进力量。5月28日,无锡市惠山区举行“一包三改”经验总结推广4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暨“一包三改”纪念馆新馆开馆仪式。

1983年,无锡县堰桥乡(现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借鉴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对乡镇企业的管理实行综合性改革。次年由这场改革总结形成的“一包三改”经验被推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力助推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进而形成了享誉全国的“苏南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包三改”的创新实践,以及在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孕育的“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多年来引领惠山人民在不同阶段和历史进程中克难奋进、勇立潮头。去年,延安精神无锡学习天地建成开放后,惠山加快实施原“一包三改”纪念馆提升、“四千四万”精神馆展陈项目。如今,两处场馆已同步启用,与延安精神无锡学习天地建成区融为一体,共同形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激励担当作为、凝聚奋进力量的精神“加油站”。

岁月斗转星移,精神历久弥新。适逢“一包三改”经验总结推广40周年,惠山区以“一包三改”纪念馆新馆落成为契机,举办系列主题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惠山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激励全区上下积极投身全力奋进“五地四创”、加速实现“鲲鹏迭变”的生动实践。

前不久,一部以原无锡县堰桥乡“一包三改”经验为创作背景,由惠山区锡剧艺术传承中心与无锡市锡剧院联合创排的大型原创现代锡剧《太湖春早》正式公演,艺术化呈现了40年前的乡镇工业改革创举。当天,《太湖春早》片段和诗朗诵《一包三改,时代的烙印》通过各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把观众“带回”到那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历史岁月。

高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