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无锡

滨湖区率先出台实施办法

温情帮扶、医疗救助低收入人口

如何有效防止因病致困?不是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认定的困难人员,遇到急难情况,如何申请帮扶与救助?近日,无锡市滨湖区率先出台《低收入人口温情帮扶和医疗救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旨在进一步解决低收入人口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高其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陈敏

奔着扩面“去”,织密温情救助“保障网”

《实施办法》拓展主动发现人员范畴,使救助范围更为广泛。保障对象涵盖三类:政策认定的低收入人口,包含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专项救助的困难对象,包含困境儿童、享受生活补贴的残疾人;其他重点关注群体,包含低收入家庭、因病家庭、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对象(A类)、其他需要救助帮扶的困难群体等对象。

跟着分类“走”,精准温情救助“喷滴灌”

《实施办法》对现行救助帮扶政策措施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拾遗补阙功能。

在医疗救助方面,对特困人员、困境儿童中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低收入家庭、享受生活补贴的残疾人、支出型困难家庭、因病家庭等对象实施分层分类救助,根据因患疾病所产生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金额,参照对象类别给予相应救助。

在温情帮扶方面,针对高温、寒潮、暑期、端午节、中秋节、儿童节、重阳节等极端天气和特定节日,向不同类别对象发放帮扶金或物资,同时也将遭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且事件已影响或可能影响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等因素考虑在内。

盯着资源“融”,拓展温情救助“朋友圈”

《实施办法》围绕“如何多元融合增效”,积极凝聚各方力量,统筹管理、合理运用,最大限度盘活资源。

实践“慈善+救助”融合路径,引入慈善资金支持,专项资金筹措规模达200万元,资金保障有“底气”;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数据赋能,建立低收入人口基础数据库,综合考虑低收入人口经济基础、能力水平、健康状况、家庭构成等多种因素,精准识别和界定对象,救助帮扶“有的放矢”;完善“线上+线下”动态监测,及时掌握低收入人口就业情况、家庭支出、困难情形等变化情况,保证数据库人员“进出有据”,实现精准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