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是不少游客“总要来趟南京吧”的理由之一,沿着392级石阶步步登高,眼前的风景巍峨肃穆。
建筑大师吕彦直,以生命铸就了中山陵。今年是吕彦直诞辰130周年。6月1日,孙中山纪念馆推出“致敬大师——吕彦直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
这位建筑大师与南京有怎样的缘分?发生过哪些故事?听文脉君道来。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然 宋经纬/文 赵杰 储希豪/摄
民国初年的公费留学生
清光绪二十年(1894),吕彦直在天津出生。他的籍贯安徽滁县(今滁州),现在也属于南京都市圈。
《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历代名人词典》中,有不少关于吕彦直的记载,说他“自幼随其姐居住巴黎数年,回国后,先后入南京金陵中学、北京五城学堂学习。”
在中西方文化的熏陶下,吕彦直成为妥妥的学霸。1911年,他考入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部。
1913年毕业后,吕彦直以庚款公费派赴美国留学。
在中国“庚子赔款”后,美、英、法、荷、比等国相继与中国订立协定,退还超过实际损失的赔款。退还款项除了偿付债务外,其余悉数用在教育上,中国每年向上述国家输送相应的留学生,庚款留学生由此产生。竺可桢、胡适等名家,也是庚款留学生,可见吕彦直是多么优秀。
就读康奈尔大学期间,吕彦直先攻读电气专业,后改学建筑。谁能想到,这次换专业,造就了一位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
毕业前后,他与南京的缘分开始了,作为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的助手,他曾参加金陵女子大学也就是今天南京师范大学校舍的规划、设计。
学成回国后,吕彦直在建筑公司供过职,也自己创业办过建筑事务所。直到1925年,吕彦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脱颖而出的钟形设计
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溘然长逝,他的遗愿是葬于南京紫金山。
同年5月,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向海内外建筑师和美术家悬奖征求陵墓建筑设计图案。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吕彦直决心试一试。他潜心研究了中西方的陵墓设计,并参照紫金山的地形,绘制出“设计范界略呈一大钟形”的平面图及建筑物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等9张设计图和1张祭堂侧视油画,撰写了约1000字的《陵墓建筑图案设计说明》,对布局、用料、色彩提出了初步设想。
吕彦直的设计在中外40多种设计方案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奖,专家们一致认为他的设计“简朴坚雅,且完全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精神”。
在后人看来,警钟形的陵园意在“唤起民众”,蕴含示警与自由之意,象征着孙中山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
用生命铸就巍巍陵园
设计方案敲定之后,吕彦直被聘请为陵墓建筑师,监理陵墓工程,主持绘制建筑详图、选用建筑材料、监工及工程验收等事务。《江苏文库·书目编》之《江苏地方文献志》中有关于《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的介绍:中山陵由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本书记载了中山陵园的历史、地理、文化、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的情况。
1925年11月起,工程在《申报》公开招标。其实,吕彦直心中早有合适的人选,他深知,要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必须要有一个资金强大、施工经验丰富的营造厂承建,在当时的几家大营造厂中,只有曾经建造过上海电话大厦、外白渡桥和南京南洋劝业会的姚新记营造厂最为合适。
可直到招标快结束了,都没见到姚新记来投标。于是吕彦直主动抛出橄榄枝,并经过几轮砍价,最终姚新记同意以44.3万两银的造价承包。但由于吕彦直对工程的要求极高,最终工程结束时,姚新记亏银14万两。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由于在荒无人烟的山坡上施工,材料运输也是巨大的难题。从多地运来的约3000吨石料,要几经周转运到山下,然后在山坡铺上木枋、铁轨,用人力加绞关拽上山去。
经费、用料、运输问题、工程进度……施工过程中困难重重,耗尽了吕彦直的心血,他终因劳累过度病倒了。1928年1月,工期已过一年,但工程量尚不及一半,吕彦直心急如焚,南京虽下着大雪,但工程仍照常施工。至当年7月,甚至改为日夜施工。吕彦直也拖着虚弱的身体,不分日夜在工地巡视督促。
遗憾,没能看到中山陵竣工
1929年2月,墓室、祭堂基本完成,吕彦直卧床不起,仍挂念着中山陵的工程。当年3月18日,就在工程即将全面竣工,等待验收的时候,吕彦直离开了人世,年仅35岁。
同年6月1日,孙中山遗体归葬中山陵的奉安大典如期举行,中山陵的庄严巍峨令世人震撼。
吕彦直也得到了褒扬令:“总理葬事筹备处建筑师吕彦直,学事优良,勇于任事,此次筹建总理陵墓,计画图样,昕夕勤劳,适届工程甫竣之时,遽尔病逝,眷念劳勚,惋惜殊深,应予褒扬,并给营葬费二千元,以示优遇。”
第二年,陵园管理委员会又为吕彦直立纪念碑,石碑上半部为吕彦直半身遗像,下半部为于右任书写的碑文。碑文中写道:“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 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议决立石纪念”。石碑原安放于中山陵祭堂西南角的休息室内,后在抗战中下落不明。
近百年的光阴过去,如今中山陵依然游人如织,人们在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同时,也应当记起这位用生命铸造中山陵的建筑家吕彦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