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科实力雄厚
●河海大学学科实力强劲,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全国第一,水资源工程学科在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蝉联全球第一;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力学、农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社会学、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公共管理学、地理学、海洋科学、机械工程等一批学科实力显著。
●学校的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连续入围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及培育点,10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6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打造一流本科专业
●河海大学全面实施“一流本科建设工程”,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专业建设响应国家战略、满足行业需求、适应经济社会需求。
●学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为5690名,较2023年增加100名。招生专业中有4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9个新兴交叉专业。2024年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未来技术班)招生专业。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河海大学秉承百年务实重行的教育传统,以“铸品格、宽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为特色,以“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为人才培养理念,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学校秉持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实施本硕博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校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深化转专业机制,开设辅修双学位专业。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成效卓著。
国际合作交流广泛
●河海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学校与40多个国家、地区的130余所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通过数十个项目选拔数百名本科生赴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深造,每年通过30多个寒暑假短期交流项目支持数百名学生赴多所国际知名大学进行学分课程学习,组织千余名学生赴境外开展文化交流互访活动。
●学校已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千余名博士、硕士与学士。
升学就业前景广阔
●学校本科生推荐免试研究生率达20%,学校整体升学率达50%,大禹学院升学率接近100%。其中国内升学主要集中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外升学主要集中在全球排名靠前的知名高校。
●河海学子素以“基础宽、重实践、学风好、品德优”而得到用人单位好评,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比达83%。毕业生就业单位与学生专业契合度较高,本科生赴重点行业就业比例达90%以上,到优质单位、国家重点领军行业和新兴产业行业就业比例达70%。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总体评价较高,满意度超95%。
“转专业”政策友好
●学校实行各校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毕业要求一致,评奖、评优权益一致,毕业证书一致。学校2024级本科新生大一均在南京相关校区就读,大一第二学期可依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申请转专业,并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转专业考核,考核成绩符合相应要求即可转入新专业继续学习。
●全校每年有数百名同学转入新专业,转专业整体成功率超50%。转专业对大一成绩没有硬性要求,专业转出比例不做限制,不受高考科类、选考、校区等限制。同时,学校还有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微专业等形式,另外可以通过跨校开放课程选修其他学校的优质课程。 通讯员 倪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