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这艘船要年检,必须回到船籍港淮安去做,现在就近在常州检验好,省下了来回好几天的时间。”6月26日,在京杭运河常州水上服务区,一艘淮安籍内河船舶苏洪运货8998干货船的船东老陈只花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船舶检验发证,便捷的服务让他连连点赞。这是自长三角“通检互认”试点全面启动以来,首艘在常州享受到该便利举措的外地籍内河船舶,标志着长三角区域船舶检验通检互认试点工作在常州拉开帷幕。
刘正楠 葛小林
“以前,大多数国内航行船舶在营运期间需每年在特定时期返回船籍港接受船舶检验,或由船籍港船舶检验机构指派验船师远赴其船舶营运地进行检验。对船舶而言,回船籍港检验,流程周期长、成本高。”常州交通执法七大队四中队中队长任晓康表示,今年5月1日起,长三角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船舶在营运期间可就近选择区域内地方船检机构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在长三角区域船检机构间互认,和小汽车异地检验类似,打破了检验的地域限制,实现长三角区域内船舶检验“就近申请、就近检验、就近发证”。
就拿“苏洪运货8998”货轮来说,该货轮长期在常州、嘉兴、上海一带营运,这阵子正好来常州运货。眼看着船检证书即将到期,船东了解船舶检验通检互认的政策后,就近向常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提出检验申请。收到该轮的检验申请后,执法部门仅用半个工作日就完成船舶检验发证,相较于以往的检验模式,为船东节省了不少时间和交通、食宿费用,大大提高了船舶检验的便利性。
据悉,自“通检互认”试点在长三角区域推行以来,常州市交通执法部门第一时间向辖区内航运企业宣贯通检互认试点的实施方案细则,主动排摸长期在外地运营的常州籍船舶和长期在常州运营的外地籍船舶,有针对性地指导通检互认工作,努力为船东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下一步,常州交通执法部门将继续推进“通检互认”先行先试,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市船检机构之间的沟通,促进区域船舶检验一体化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船舶检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