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照顾上学的孩子辞职在家陪伴,孩子长大后尝试过多种职业,跟着老师学习家政技能,与另一名宝妈合作开起家政“万事屋”……今年39岁的南通宝妈小袁,近10年来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早已越过了35岁这条职场“分水岭”,重新进入社会求职的她选择了不断学习,体验更多新的可能性。7月2日,她向现代快报记者讲述了自己作为宝妈再就业的故事。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严君臣
为了让孩子快乐成长 她选择辞职陪伴女儿的童年
出生于1984年的小袁,原本在南通当地电子厂工作,22岁结婚后拥有了一个幸福而稳定的家庭。女儿出生后,给这个小家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也让他们肩上的担子变重了。“公婆他们都很勤劳,就想多赚点钱给我们补贴家用,家里一直没有长期专门带娃的人。”小袁说。
女儿上了小学,日常接送就变成了难题。当时学校还没有课后延时服务,小学是三点多放学,而这个时间点家里的大人们都还在上班。经过深思熟虑后,小袁决定辞职回家,专心陪伴孩子成长。
越过35岁“分水岭”
她不断学习尝试更多可能性
孩子长大后,小袁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没过两年又遇到了疫情,孩子需要长期在家上网课,小袁再次告别职场,陪伴了女儿两年。
等到学校恢复教学,女儿能回校上课了,小袁又开始寻找新的机会,而这时她已经过了35岁。35岁是一道求职时的分水岭,也往往会引发年龄焦虑。但在小袁看来,只要愿意学习、肯卖力,求职路并不是一条单行道,拥有着更多的可能性。
她通过网上的招聘信息,认识了一名项目投资者,跟着对方试水了不少行业。“像是加盟保健品行业的连锁店、家政服务行业,我们都是‘小白’,不断学习全新领域的知识。”小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后来这名投资者撤出了市场,她就决定跟另外一个宝妈搭档,两个人开公司继续从事家政行业。
说是开公司,但一共就俩人,她们既当老板又当员工,每天在平台上接单。按照客户的不同需求,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家政服务,像“万事屋”一样接单。给日常工作繁忙的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给不想做饭又不想吃外卖的客户上门做饭,给用户上门清洗空调、打扫卫生,还能做月嫂、陪护老人……两个宝妈不断“修炼”业务技能,能提供的服务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开起家政“万事屋”
两名宝妈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现在,她们已经培养了七八个老客户,工作节奏也逐渐稳定下来。不少客户帮父母订购了她们的家政服务。“我前段时间做过月嫂,现在以接送孩子、上门保洁、上门烧饭为主。”小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家政主要分为保姆和保洁这两大块,有的是周期性订单,比如每个月、每周上门清洁,主要是针对冰箱、踢脚线等卫生死角,给房子来一次深度清洁。也有每天上门的钟点工家政服务,时长从2小时到4小时不等,收费也要根据时长、房子面积、清洁难度来定价,目前市场需求量还比较大。
开这间“万事屋”,喊外援的时候并不少。遇到订单时间有冲突,她们就会找其他接单的阿姨。开业两年以来,小袁觉得这样的工作非常适合自己。“时间比较灵活,接到单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调剂安排。孩子还在读书,学校有什么事情,也能及时联系上。”小袁说。
现在,小袁手头有一名客户需要提供送娃服务。“客户的父母上班时间很早,四五点就要出门,来不及帮他们送孩子去学校。我们每天就负责检查孩子的衣服穿着,接孩子然后送去学校。”这让小袁不由得有些感慨,也让她想起了曾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