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8.78米(警戒水位8.70米)、7月1日9.25米、7月3日9.71米……6月19日入梅以来,江苏出现四轮强降雨过程,长江南京站水位不断刷新“超警”。7月3日,江苏省水利厅升级发布长江江苏段洪水橙色预警,同时省防指维持江苏沿淮及淮河以南地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维持淮北地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根据预报,长江水位将继续上涨,太湖水位缓涨,秦淮河、水阳江、滁河水位持续超警戒水位,全省防汛形势严峻。连日来,江苏各地闻“汛”而动,密集部署防汛工作,共同筑牢防汛救灾坚固防线。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卢河燕/文 赵杰/摄
预计6日长江南京段最高潮位达10.05米
7月3日,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三汊河河口闸和渡江胜利纪念馆附近看到,闸口依旧是打开状态,四周张贴了不少“水深危险、请勿靠近”的安全提示。路边有专人巡查,不少地方安装了防洪挡板。
航拍显示,滨江风光带有部分已经淹没,不少栈道、栏杆只露出一小部分,景观树仿佛“长”在水中。目前南京水上客汽渡已停航,水上旅游风景区游船停运。中山码头轮渡停航,码头延伸出去的栈道也被江水围困。
从网友分享的视频可以看到,“南京眼”步行桥、幕燕滨江风光带、桥北滨江生态公园的临江绿地被淹,江边栈道、绿化等区域临时封闭或拉起警戒线,附近有防汛工作人员加强巡逻,确保沿江区域安全。
7月3日,南京市水务局发布水情预测情况:7月3日8时大通站水位15.46米(警戒水位14.40米),流量73600立方米每秒。根据长江委最新预测,7月6日大通站洪峰流量77000立方米每秒。根据上游来水及天文潮分析,长江南京段最高潮水位将继续上涨,预计7月4日至6日南京站最高潮位分别为9.85米、9.95米、10.05米(警戒水位8.70米)。
根据《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南京市防指决定,7月3日9时起,启动全市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橙色)。
雨虽停了,高水位仍将维持一段时间
6月29日上午,长江南京站水位还在8.7米的警戒水位以下,14时已涨至8.78米,超警戒水位0.08米,随后江苏省水利厅发布长江江苏段洪水蓝色预警。到了7月1日12时,已涨至9.25米,超警戒水位0.55米,省水利厅升级发布长江江苏段洪水黄色预警。7月3日8时,水位再度上涨至9.71米,超警戒水位1.01米,预计水位还将上涨,省水利厅升级发布长江江苏段洪水橙色预警。
5天内3次发布并升级洪水预警,意味着今年防汛形势的严峻。目前,省防指维持江苏沿淮及淮河以南地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维持淮北地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南京则启动全市防汛II级应急响应。其间,吊拖船队停止进入长江江苏段航行,并尽量选择在内河支流水域锚泊。所有渡船载客(车)量不超过载客(车)定额的80%,鼓励暂时停航;所有客船暂停航行。
南京市水务局7月3日发布的水情预测显示,8时,长江南京站水位9.71米,超警戒1.01米;水阳江水碧桥站12.29米,超警戒1.79米;秦淮河东山站9.66米,超警戒0.86米;滁河晓桥站10.07米,超警戒0.57米;六合站8.82米,超警戒0.62米;石臼湖蛇山站11.84米,超警戒1.44米。根据水文部门预报,南京主要江河湖水位呈上涨趋势,且高水位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6月30日,省水利厅升级发布秦淮河洪水黄色预警。
江边的“耳目尖兵”,高效支撑科学防汛
位于江边南路的南京潮水位站是水利部认定并发布的第一批百年水文站,被称为保护长江安全的“侦察兵”,为各级政府防汛决策、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南京潮位站陆续加装浮子式遥测水位计、雷达水位计、翻斗式遥测雨量计、称重式雨量计等现代化监测设备,并安装了视频监控高清摄像头,实现对测验环境的实时监控、实时视频校核水位,确保水雨情及时准确上传。
“南京构建了‘空间全覆盖、要素全监测’的现代化监测站网体系,国家基本水文站在缆道流速仪测流的同时,全部安装了自动测流设备,实现流量自动在线监测。”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副局长王美玲说,“根据上游来水及天文潮分析,长江南京段最高潮水位将继续上涨,预计7月4日至6日南京站最高潮水位分别为9.85米、9.95米、10.05米。”目前,南京共布设各类水文站点987处,其中水文测站700处、水质监测断面287处。截至7月2日,南京在14个水文站、2个水土保持监测站共施测流量81次、采集水样13次、采集沙样8次,为防汛工作提供了全方位支撑。